摘 要:教學體制的改革對初中化學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教師必須在改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同時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掌握教學的內在規律,把握良好的教學時機去完善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工作。針對這一點,本文結合了幾個教學方面對化學教育展開了論述研究。
關鍵詞: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在新課標提出后,學校的教學改革也隨即積極開展,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新時期教育事業的發展,課堂是課改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而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主要是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方案,培養學生掌握知識、技能,讓學生能協調好學習各方面的因素。確保課堂教學效率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開展。
一、創造理想的課堂心理氛圍
教師在上課前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把握好授課過程,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通過一些有趣的問題來激活學生的思維活動。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可利用合作學習的方案,讓小組成員共同努力探討解決其中的問題,接著讓每位成員代表小組將自己的學習觀點表達出來;參照“羅森塔爾效應”來設計課堂作業并及時檢查修改,為學生制定近期發展的新目標。
二、強化目的教育
根據化學教學的心理特點,學生對化學有好奇心,他們想從實驗中看到奇特現象,他們對使用化肥、農藥現象感到新鮮有趣,想得到能用于生活實際的化學知識;他們常會從祖國在科技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和古今中外科學家取得的成就中受到鼓舞,在心理上萌發出一種想將來在科技方面作出貢獻的愿望,因此,教師應該把課堂傳授的這些知識轉化為激發學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誘使、引發其產生這些積極的心理,這樣學習化學的自覺性就自然調動起來。
YHLustccRV2/CN3TdI6bDLqFQp4IV8yrWyAdjNvdqOE= 三、先學后教,以學定教
傳統的教學是教師教學生學,評價課堂的優劣主要是看教師的基本功在課堂上的“表演”如何,教師越教學生越不會學,培養出的學生高分低能,大多學生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課堂是低效的。而先學后教以學定教則不同,它把學生放在第一位,教師的教為的是學生的學,以學定教,教什么與怎么教都是為了學生的學,教師重在導,適時、適當地點撥引導,這樣的課堂是學生的課堂,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都能得到發展。
四、注重化學知識引導
初中化學教學是一個引導的過程,教師不能直接向學生講述化學知識,而是要一步步引導學生去思考,自己去發現化學的奧秘。這就需要教師在化學教學中遵循發展性和生成性原則,避免一味地重視在知識的傳授,可適當設置一些多元化元素來帶動學生的積極性。
五、提高學習思想意識
亞里斯多德強調:“思維是從對問題的驚訝開始。”化學教學中的提問必須要具備一定的啟發性,層層遞進,引人深思才能起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使得學生對于知識充分了解。而忌信口開河,單向提問、形式主義、急于求成往往發揮不了作用。在化學教學中對于學生思想加強培養常常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了解現象的認識、規律的推理、概念的形成等,在積累豐富知識的同時鍛煉了自己的聰明才智。
六、增強化學符號記憶
化學符號是在這門學科的重點,但符號數量過多會讓學生模糊不清,記憶起來難度很大。如:元素符號、化合價、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這就需要教師進行分散記憶教學,讓學生掌握真正的記憶技巧。可從第一節課起安排記憶一些符號,適當控制數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待經過一段時間后,學生的記憶能力將越來越強,若配合運用聯想、諧音、濃縮等記憶法,都能收到不錯的效果。
七、融合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教育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境,其能夠把握學生的學習心理,及時對教學措施改進調整,讓學生學習的好奇心被激發出來,在情感教學的同時達到標準的教學要求。如在講“燃燒”時,做白磷的自燃實驗,教師把白磷溶于二硫化碳中,將此溶液倒在濾紙上,用鑷子夾住濾紙在空氣中扇動幾下,濾紙就著火,學生對于這一現象百思不得其解,學習興趣一下子被帶動起來。
八、把握實驗教學重點
化學實驗教學除了要保證質量外,還要對教學過程進行簡化調整,對其出現的現象加以補充。在實驗前期應該做好材料準備工作,不僅節約了課堂時間,也能保證實驗順利進行。
九、結語
綜上所言,化學是初中教學必可忽視的學科,其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了學生的未來發展。作為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研究新型的教學方法,運用正確的教學方案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同時,對學生的思想給予正確引導,讓學生能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獲得豐富的知識。只有真正做到這些,才能保證常態下化學教學的有效性,才能讓學生暢游在知識的海洋里。
參考文獻:
[1]權民.自主學習一種體現建構主義思想的學習方式[J].西安石油學院學報,2003(2).
[2]張修林.開展以建構主義為理論指導的化學教學改革[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4(4).
(作者單位 武漢市東西湖區走馬嶺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