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是培養和教育人的地方,學校的行為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學校在教育學生遵規守紀、讀書做人的同時,對自身的言行必須嚴格要求,學校自身要成為遵規守紀的模范。然而,在國家地方三令五申的要求下,仍有部分學校尤其是少數中小學不能很好地遵守國家和地方的各項規章制度,不能很好地按《安徽省中小學辦學行為規范》要求辦學。這使得學生、家長和社會對學校和教師形象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其中的違規違紀情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不按時限辦學
《安徽省中小學辦學行為規范》要求小學生一天在校時間不超過6小時,初中不超過7小時,高中不超過8小時,體育運動每天不少于1小時。然而不少學校根本不按這一規定執行,或變著花樣執行,不少學校早上6點多就要求到學校了,甚至還有少數學校節假日還在違規補課。
二、不按標準收費
各種名目的資料費、補課費、擇校費、考試費可以說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家長敢怒不敢言,學校和教師的4QThcDiszFLKvFrbjKv2/bsczOLYwDUg7fjXtoUzJoA=形象也大打了折扣,社會對學校和教師也有點失望。
三、不按規定招生
擇校生、關系生、人情生、贊助生等各種違規招生情況讓普通老百姓嘆氣,該上的上不了,不沾邊的多的不得了。
四、不按要求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安徽省中小學辦學行為規范》要求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其他年級家庭作業控制在每天1小時以內;初中家庭作業控制在每天1個半小時之內。高中布置作業要涵蓋所有學習領域且總量不超過2小時。提倡布置探究性、實踐性的家庭作業。然而各種周考、月考、聯考、統測,各學科大量的作業,仍然壓得學生抬不起頭,小學生和初中生經常要到十一二點才能完成作業。
五、不按標準評價學生
全面的、發展的、人性化的評價學生是新的課程標準科學評價方式,但不少學校考試成績仍然是唯一的評價標準,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成了應付檢查的形式和必備的文字材料。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有一些特長的學生仍然沒能受到應有的重視,這些學生感到很失望、很無奈。
……
學校作為一個特殊群體的法人,它的行為對學生和社會有著很大的影響作用。正所謂正人先正己,學校若能在遵規守紀方面發揮楷模作用,這將對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思想品德的養成產生巨大的影響作用,這將會遠遠超過教師的說教作用。如若如此,學校和教師將會在學生、家長和社會中重新樹立美好的形象。
(作者單位 天長市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