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進入新的一年,又到了要回答全年市場走勢這個難題的時間。在進行全年預測時,多數人往往都會懷揣上年的投資情緒對下年進行預測,2007年年底樂觀向上及2008年底悲觀絕望的預測最終被市場徹底顛覆。
2010年滬深300指數下跌12.51%,全年振幅為46.12%,從月線形態來看,是個小“U”型的震蕩形態。各類機構普遍認為2011年A股市場缺乏趨勢性上升機會,震蕩市特征仍將維持。從預測波動空間來看,多數研究機構將振幅框定在50%以內。對于投資人而言,不妨暫且認同這樣一些預測,預測是建立在一定假設基礎上,而假設出現變化或市場出現不符合假設的走勢,我們都需要及時跟隨變化進行調整。
2011年是我國“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充滿希望及挑戰的一年。從宏觀經濟層面來說,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保增長、調結構、管通脹”,這三者間的復雜關系不作贅述。就現狀來看,我國去年四季度物價呈現快速上升,管通脹是目前重點調控的事項,之所以放在最后,是因為我國在治理通脹方面積累了一定經驗,對治理通脹有信心,如果調控得當,明年下半年通脹問題將歸于平淡。
而保增長與調結構是重點也是難點,我國出臺的各項新興產業規劃,已經在證券市場上激起了漣漪。從實體經濟方面來看,傳統產業投入及產出的下降將對國民經濟產生明顯影響;戰略性新興產業從藍圖回歸到現實中來看,成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和支柱產業仍需時日。因此,在這一過程中,在何種國際國內環境下采取何種策略,即保持經濟的平穩增長的同時進行經濟結構調整將是開局年的一大挑戰。
我們認為,2011年國內投資在基建、房地產投資降溫背景下增速可能呈現一定放緩:出口增速在外圍環境未明顯好轉的情況下將維持弱勢;消費在“促消費、保民生”等政策陸續出臺背景下將呈現穩中有升。整體來看,2011年我國經濟仍將保持平穩運行,增速將去年應有所回落。
在宏觀預期穩定的背景下,流動性往往成為影響A股走勢的主要影響因素。我們認為今年資金流動性可能呈現弱平衡格局。流動性我們主要關注兩個方面:一是新增外匯占款;二是新增信貸。新增外匯占款主要看貿易順差和美元指數變化情況,基于對出口增速低于進口增速變化及美元指數維持弱勢的判斷,我們認為今年流動性推動市場上行的行情難以再現。一月伊始我們即看到了央票發行利率上升、央行加大正收購操作力度、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等一系列貨幣政策正被頻繁使用,后續對流動性的收緊政策可以預期。
對于A股市場的判斷,我們的預測也難與主流觀點相悖,認為2011年市場是震蕩市,同時認為下半年在各種不確定性預期得以明朗的背景下,走勢有望強于上半年,建議關注新興產業及主題投資形成的結構性機會。
風格方面,2010年投資者同時在中小盤及大盤藍籌上開啟了“牛”與“熊”兩種思維,使大小盤股走勢分化,今年各類產業政策可能將分階段將把不同品種的分化走向極致,但此后可能出現收斂。市場風格收斂或將通過“大盤股漲、小盤股跌或不漲”而實現,但政策方面的不確定性也可能使其通過“大盤股不漲、小盤股下跌”、“大盤股小跌、小盤股大跌”等悲觀方式來實現。
總而言之,在一季度操作過程中,我們建議投資人以謹慎的行為、樂觀的心態來面對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