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對于中國基金行業領頭羊華夏基金來說,并非如先前那般一帆風順。受制于股權問題,華夏基金一年沒有發行新產品,雖然規模仍居行業首位,但份額已經有所縮水。好在華夏基金依舊交出了一份比較出色的業績單。華夏大盤、華夏復興等產品居于行業前列。日前,記者專訪了華夏基金投資副總監、華夏復興基金經理程海泳先生。
從君安到華夏:程海泳的投資之路
程海泳是一位老牌基金經理了。早年曾任職于原君安證券、深圳勝源投資、深圳世代創業投資公司、寶盈基金、景順長城基金,從事證券研究和投資工作。
2004年,程海泳加入華夏基金,并于同年9月16日至2005年8月13日期間擔任基金興安的基金經理,但隨后他不再管理公募基金,轉而擔任全國社保股票組合基金經理、機構投資部副總經理。
2010年年初,華夏基金開始有步驟地布局基金經理人選。1月16日,公司宣布聘任童汀為華夏成長基金經理,增聘鞏懷志為華夏優勢增長基金經理,增聘鄭煜為華夏紅利基金經理。時隔大約半個月,華夏基金麾下憾失兩員重將——孫建冬和張龍。
此后,原孫建冬和童汀管理的華夏紅利交由譚琦和鄭煜接任;孫建冬之前獨掌的華夏復興由程海泳掌舵;張龍率領的華夏平穩增長移交給了嚴鴻宴;另外在調整之后,鞏懷志不再管理華夏成長,而是和劉文動一起執掌華夏優勢增長;童汀一人管理華夏成長;同時,之前的債券研究員魏鎮江和韓會永一起管理華夏債券。
對于程海泳,有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