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成就嘉實厚積薄發后的“業績年”
2010年,滬深股市寬幅震蕩,分化嚴重,上證綜指2010全年下跌14.31%,深證成指下跌9.06%,從基金的相對漲幅來看,盡管指數大幅下跌,但在結構行情中,主動型基金整體上依然取得了超額收益。
據中國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2010年前十大基金公司管理的基金份額資產規模市場占比超過46%,這說明廣大投資者的基金持有集中度明顯,因而大型基金公司的業績表現與投資者的現實收益更加息息相關。
在2009年嘉實十周年之際,總經理趙學軍就提出了以“一流的業績、一流的產品、一流的服務”為嘉實未來十年的發展目標,其使命是“為投資人創造價值”。圍繞這一目標,2009年嘉實投研全面升級為“全天候、多策略”業務模式,并在2009年末堅定的提出“讓業績的旗幟高高飄揚”。嘉實的“全天候、多策略”體系,意味著公司要打造的是一只“團隊贏”的投研隊伍,而非明星基金經理。這一模式下,嘉實的投研文化更加多元,風格與理念相近的基金經理組成投資小組,并與合適的產品匹配,不斷將個人經驗上升為團隊智慧,將擅長的投資方法論發揮到極致,產品風格也更為鮮明。
2010年,成就了嘉實厚積薄發后的“業績年”。
2011年展望:較高增長+較高通脹
在展望2011年整體經濟態勢時,戴京焦認為國內將呈現較高增長較高通脹的狀態。
“從海外市場看,雖有波瀾但不改復蘇趨勢,內生動力的溫和推動著美國經濟達到潛在的增長率,歐洲經濟也將穩步增長。與此同時,美國將長期維持寬松貨幣環境,歐洲對危機國的的大規模援助可以期待。”戴京焦表示。
總體來看,2011年國內市場估值會趨于合理,盈利增速也將兌現預期。信貸總量上,市場的流動性或將由于上半年信貸的集中投放而顯著改善。而上半年通脹繼續上行的可能性不大,同時節能減排告一段落也將會使抑制需求在年初得到釋放。
戴京焦認為,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明年都將出現不同程度的回升。“首先從出口上看,明年增速有望達到20%。2010年出口超預期的部分推動來自新興市場國家需求增長,而2011年要看美國和歐洲主要經濟體的拉動。其次,消費也將保持穩定。勞動者報酬的上升和通貨膨脹率的上升,均有利于名義消費增速的加速。加上十二五規劃將擴內需消費定為戰略,將有一系列措施推動居民消費增長。對于投資,同樣不必悲觀,重點去看固定資產投資三大項。制造業投資上,中周期看正處在10年折舊周期末端,從而有望上升;對于地產投資,保障房是支撐因素;最后,基建投資也具備連續性。按照新增中長期貸款和FAI的比例大致推算,7萬億新增信貸對應20-26%的FAI增速。”
在2011年具體的經濟數據預測上,她給出的是GDP增長9%,FAI20%,消費18.5%,新增貸款在7.5萬億元左右,CPI增長4%。
把握四大投資主線
盡管市場環境復雜,不確定因素較多,但嘉實基金認為全球整體經濟形勢趨勢向好,國內經濟也將呈現較高增長、較高通脹的狀態,A股市場整體估值趨向合理,成長性良好、資金供求壓力較2010年有所緩和,同時由于政策事件刺激的格局,A股市場全年不乏結構性繁榮。
針對2011年的投資線索,戴京焦在結合對經濟中長期判斷的基礎上,指出2011年的四大結構性方向。
一是大消費。“該領域是經濟結構調整戰略看好的領域,由于過往兩年整體的靚麗表現,2011年將更偏重自下而上的選股和一些高速增長的子領域。”
二是新興產業、十二五專項規劃。她認為該主題將獲得國家戰略的支持,以主題形式貫穿全年。
三是大宗商品。2011年海外經濟復蘇、國內增長、全球長期保持寬松流動性等背景,都支撐了該主題有較多機會。
四是高端裝備制造。“該板塊集中國經濟轉型、出口升級、新一輪投資周期展開三主題于一身,主要包括航空、航天、高速鐵路、海洋工程和智能裝備等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