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任上海聚益投資有限公司投資總監的湯小生,在私募界中是少有的學者型資產管理人。湯小生在上海交通大學完成了本科、碩士與博士學業,此后擔任上海交大安泰管理學院副教授,并且是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高級訪問學者。湯小生有著13年證券研究與投資經驗,投身私募前,歷任國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投資決策委員會委員、經濟研究所研究部和宏觀策略部總經理。
上海聚益投資有限公司則是成立于2001年,目前旗下有4只產品——華寶1號和3只結構化產品,資產管理規模約為8億元。與湯小生學者型背景不同的是,聚益投資的董事長劉懷南則是一個“民間高手”,在資本市場成立之初就一直在市場上摸爬滾打,對市場節奏有著良好的把握和對盤面獨到的理解判斷。
“(董事長)他們的市場感覺是普通人不能比的。”湯小生如此闡述公司資產管理人員的配合:“我和從國信證券一起過來的同事算是正規軍,董事長他們算是野戰軍。正規軍對野戰軍基本面的短板是一種彌補。同時,正規軍說是一套,做又是一套,這個弱點又可以得到野戰軍的實戰完善。所以我們配合起來的綜合戰斗力就很強”。
在野戰軍和正規軍的配合下,聚益投資在2010年的業績搶眼:至2010年末,湯小生管理的中融·華寶1號的年度收益率為47.80%,在國內眾多私募中名列前茅。華寶1號的單位凈值也達到了1.67元,為投資人提供了良好的回報。
良好的風險控制
“我們采取市值管理法控制下行風險,嚴格要求投資經理把管理資產的凈值從最高點開始的下跌幅度控制在一定范圍以內。”湯小生表示,這種市值管理法的特點是通過嚴格的紀律約束使得每個投資經理有良好的風險控制意識,從而提高整個公司管理資產的安全性,并有助于實現投資收益率的復合增長。
具體的方案上,湯小生認為如果市值從高位回落5%就應該開始減倉,回落10%倉位就變得比較輕了,15%就可以“下崗”了。所以回顧華寶1號的凈值變動,往往在市場趨勢難以判斷的時候,管理人都會習慣性的減倉。
“華寶1號每周凈值從高點最大的回調幅度只有7.3個點,是所有陽光私募產品里最低的。”湯小生對這一點頗感滿意。
“真正的高手應經得起兩種考驗:一是在下跌趨勢中,風險能否得到有效控制;二是底部有否膽量迅速加倉。”湯小生如是認為。
2010年投資策略靈活
談到2010年曾經有過的投資策略,湯小生表示,在價值投資與趨勢投資并重的策略思路指導下,聚益投資在研究挖掘并堅定持有牛股的同時,對2010年市場風格變化也十分重視。具體而言,則是在一季度前后,抓住了金融和二線地產的波段機會,到二季度果斷減倉至3成左右,鎖定了大部分利潤。
2010年第三季度市場探底反彈后再度增加倉位,并一直保持高倉位,而投資方向則圍繞個股展開,期間也針對市場風格變化在配置上作出了適當的調整,使得持股結構日趨均衡。
“總體而言,2010年我們的投資策略相對靈活,在個股挖掘、倉位調整和配置的均衡性等幾方面基本符合了市場運行特征。”湯小生稱。
在底部敢于加倉,成為聚益投資今年業績提高的一個關鍵,湯小生比較了其它基金產品的凈值變化后指出,在今年一季度,有不少基金倉位極輕,甚至部分清倉觀望,所以當市場下跌的時候,它們的凈值沒有變化,然而到2010年7月份,上證綜指從2319來的時候,凈值仍沒有太多變化,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回顧市場跌到2319點一線時的情況,湯小生坦陳當市場跌到最低谷的短暫的時間里,華寶1號也不敢搶反彈,因為這個時候很難判斷究竟是反彈還是反轉,但是當稍后幾天在2300-2400點之間走出長陽以后,華寶1號就迅速的把倉位加了上去。湯小生所說的團隊的優勢在這個時候體現的特別明顯——野戰軍從盤面上判斷市場下跌已難以為繼,而正規軍則從宏觀策略層面去印證這種判斷,當雙方的思想碰撞后,正確概率往往非常高。
2011年看投資拉動
在審視2011年宏觀經濟方向以及把握股市運行脈絡的過程中,湯小生特別注意對“油價”這一變量的分析:“2011年中國經濟將呈現良好的增長態勢,而歐美經濟復蘇的強勁程度,決定了油價這一大變量的走向,也決定了中國控制通脹的壓力大小。我們擔心二、三季度開始人們期待的通脹壓力緩解可能因為油價持續上漲而落空。目前的CPI自高點回落,有助于受制于緊縮的金融地產等周期性行業的階段性表現,但2011年的投資機會仍在創新與消費。”
“行情運行的話,二季度會比較關鍵,因為通脹經過一季度的高位盤整,會不會再繼續向上走,這非常關鍵。影響通脹的主要因素是油價,油價在2010年漲幅落后,主要是由于歐美經濟還未完全復蘇。但從目前某些數據、市場分析來看,今年美國經濟復蘇的趨勢越來越確定,這種情況下油價可能一路高漲。油價漲了的話,農產品也會跟漲,后面可能又會面臨新一輪的通脹壓力,這個時候大盤股包括一季度反彈的銀行、地產可能會有新的回調壓力。“十二五”規劃元年,我們認為投資拉動的一些行業機會較為確定,包括高鐵、水利水電、保障性住房、電網等。”湯小生表示。
湯小生同時也看好新興產業帶來的機會,這其中則有四個方向:一是新型能源汽車產業鏈包括電池;二是LED照明和光伏太陽能;三是核能和水電;四是清潔能源技術,例如煤化工、天然氣的技術改造。他認為,圍繞這些產業鏈可以有很多公司,但關鍵看能不能突顯競爭力、有沒有盈利能力。企業有資源優勢和有技術壁壘是最關鍵的,這才是真正的利潤來源。
“2011年肯定是個復雜牛市,總體的資金面偏緊,但是從板塊或者主題性角度看,資金又不會甘于寂寞。所以有牛市,但是持續性不會強,從走勢上來看,應該是一波一波的階段性機會。”湯小生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