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聽說“有錢難買老來瘦”,有些老人也把這句話作為信條。然而,“老來瘦”真是老人的健康標尺嗎?
什么才是健康的“老來瘦”
【本刊記者】肥胖和體重不足都是應當重視的老年營養問題,可人們往往很重視老年肥胖而對于體重不足并沒有足夠的認識。
【施主任】 是這樣的。從近幾年的病患就診數量來看,肥胖人群的數量遠比消瘦人群多,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忽視老年人消瘦這一問題。早在200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報告就表明,60歲以上老年人低體重的發生率為17.6%,也就是說有近1/5的老年人體重不足,是45~59歲人群的2倍。
【本刊記者】 人們通常說“有錢難買老來瘦”,那么,如何區分健康的“老來瘦”與體重不足?
【施主任】 “老來瘦”這個“瘦”指的是要瘦得適度,并不是單純的消瘦。一般來說,我們是這樣界定的:60歲以上的老年人,理想體重(公斤)=身高(厘米) — 100。健康的“老來瘦”應該是不超過或低于理想體重正負10%以內。如果實際體重低于理想體重的10%—20%,就屬于消瘦人群;如果低于20%以上,就是營養不良了。
體重不足引發健康危機
【本刊記者】 老年人體重不足是哪些原因所致?危害有哪些?
【施主任】 老年人體重不足一種是由各類疾病引起的,如胃腸道疾病、甲亢、糖尿病、惡性腫瘤等;另一種是由于脾胃功能減弱、食欲減退、營養吸收不良、飲食不當和不愛運動所致。體重不足會對老年人的健康產生一系列的危害,如增加疾病的易感性、骨折率上升、損傷及外科傷口愈合緩慢、某些應激狀態者的耐受力低下、對寒冷抵抗力下降、經不起疾病消耗等。
老年人如果發現日漸消瘦,體重不足,甚至是營養不良,最重要的是越早進行營養干預越好。一方面可以改善身體狀況,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經濟負擔。比如,老年胃癌營養不良患者,如果要是在治療期間沒有同時進行相應營養干預,病人的愈后就會比較差。
日常飲食調養很重要
【本刊記者】 老年人如何預防體重不足?
【施主任】 老年人日常生活要做好以下幾點:
1.保證充足的食物攝入,提高膳食質量。選擇食物時,更應注意保證奶類、瘦肉、禽類、魚蝦和大豆制品的攝入,經常變化種類和烹調方式,以保證能量和優質蛋白質的攝入。
2.適當增加進餐次數。除了增加膳食攝入量,同時應避免一次進食較多,導致食物不易消化吸收。可采取少量多餐,每天進餐4次~5次,這樣既可以保證需要的能量和營養素,又可以使食物得到充分吸收利用。
3.適當使用營養素補充劑。部分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下降及疾病等因素不能從膳食中攝取足夠的營養素,特別是維生素和礦物質,可酌情適當使用營養素補充劑,但使用過程中最好定期體檢,以便掌握服用量。
4.定期體檢。稱量體重是簡單易行的體檢方式,老年人應定期稱量體重,監測營養不良。體重減輕是老年人營養不良的主要表現,若體重突然急劇下降可能是一些重大疾病發生的前兆,因此,應注意體重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