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感受】:
“別人吃絡活喜好使,我吃就頭疼,這是咋回事兒?”“早上忘吃藥,用不用下次多吃一粒補回來?”“為啥我換了好幾種藥,血壓控制的還是不好呢?”……
許多讀者曾經將這樣的電話打到我們編輯部。這一方面說明了高血壓患者非常多,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高血壓患者對于如何服用降壓藥還是很“迷糊”……
高血壓是世界上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嚴重危害著人類的健康。我國高血壓患者人數早已過億,在這龐大數字背后,是國人對高血壓認識的不足,甚至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的血壓高。而一旦邁入高血壓的門檻,可能要走上終身服藥的漫長道路。許多人在這條路上走的也很迷茫,常有“得過且過”的心理,正確選藥、合理服藥對于高血壓病患者來說,至關重要。那么,究竟怎樣才能控制好血壓呢?
及時就醫(yī),首選非藥物治療
遼寧省人民醫(yī)院心內科主任醫(yī)師袁龍教授說:“高血壓分為原發(fā)性高血壓和繼發(fā)性高血壓,前者占95%以上,后者不足5%。通常指的高血壓患者是原發(fā)性高血壓,而繼發(fā)性高血壓一般都由身體其他疾病引起,如腎上腺瘤等。”
袁教授提醒:“應時刻注意自己的血壓變化,及時就醫(yī)。對一些年輕、無高血脂癥、無糖尿病的初發(fā)高血壓患者,建議不要過早服藥,首先采用生活方式控制,包括戒煙、限酒、改變飲食、降低體重、增加運動等。但如果采用生活方式治療無效,且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繼發(fā)性高血壓后,血壓仍然較高,就應該啟動藥物治療。”
服藥不能看別人
經常聽到高血壓患者抱怨:“我朋友服用這種高血壓藥效果很好,可為啥我用就不好使呢?”袁教授表示:患者的病因、年齡、性別、病情輕重、合并癥等個體差異性較大,所以服藥應在醫(yī)生指導下,因人而異地選擇藥物,不可盲目效仿別人或憑感覺用藥。
袁教授特別強調:看一種藥是否有效果,至少要觀察半個月,不能心急。門診中也常碰到病人服一種藥,兩天血壓沒降下來,就認為藥物無效而要求換藥。其實達到藥效需要一個過程,如果沒兩天就換藥,很多時候藥物還沒發(fā)揮出藥效,就被換掉了。但要注意,如果服藥后有頭暈等不良反應,建議立刻換藥,不要挺著,吃藥的目的是讓身體舒服,如出現不良反應影響到身體狀況,還不如換種藥。
切忌降得太快太低
很多高血壓患者都有過漏服的情況,漏服后是否需要“補上”呢?袁教授表示,偶爾漏服不必太在意,不會有什么影響,不能加大劑量的“補上”,因為藥都是有劑量的,如果“補上”會增加這一時段的藥量,使血壓一下降太多,對身體很不利。
袁教授繼續(xù)提醒:“降壓切忌不能降得太快,要平穩(wěn)降壓。有些人發(fā)現血壓高,恨不得立刻把血壓降下來,隨意加大藥物劑量。血壓降得太快或過低都會發(fā)生頭暈、乏力,重的還可導致缺血性腦中風和心肌梗死。短期內降壓幅度最好不超過原血壓的20%,一般來說,降壓藥都是從最小必要量開始,經一段時間后,將血壓控制在穩(wěn)定水平。”
不能隨意停藥
很多高血壓患者平時沒有明顯癥狀就擅自停藥,血壓一高就吃藥,血壓一降,馬上又把藥停了。這種做法很不好,對穩(wěn)定血壓很不利,甚至可使病情發(fā)展或者增加發(fā)生中風、心肌梗死等疾病風險。袁教授說:“停藥不是不可能的,如果藥物控制良好,血壓長期處于正常狀態(tài),可以停藥。但最好是在醫(yī)生的指導下謹慎進行。停藥后應繼續(xù)定期監(jiān)測血壓,同時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做到不吸煙、少飲酒、飲食營養(yǎng)要均衡、進行規(guī)律的運動鍛煉,控制體重等,否則血壓容易再度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