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打孩子——閑著也是閑著”,是一句耳熟能詳的歇后語。您別理解錯了,這里的“打孩子”可不是家庭暴力,而是“打鞋子”。在湖北一帶,把“鞋子”讀成“孩子”。“打鞋子”指制作草鞋。但您也不用為自己理解錯了而感到不好意思,因為,“下雨天”真的很容易“打孩子”。
陰冷天氣心情差
人屬于反應動物,這意味著人的情感極容易受周邊環境的影響。氣候的變化可以引起溫度、濕度、光線、空氣等多方面的變化,這些都會對人的心理產生影響。比如在有陽光、鳥語花香的地方,人的心情自然會比較舒暢;相反,天氣陰雨不斷,潮濕加上逼人的陰冷感覺,就會勾起心底的憂傷情緒。尤其是一些自我調節能力相對較弱的人,很容易在這種環境下產生抑郁感。
如果工作生活壓力大,在環境較差的天氣,就更容易使壓力放大,若沒有及時得以緩解,就會演變為抑郁感。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看到萬物飄零、冬日肅殺,就會莫名的感傷。其實季節性情感障礙是一個很普遍的癥候群。
“冬季憂郁”你聽過嗎?
冬天感到“煩躁”,是冷,還是日照時間短?是穿著的厚重,還是出行的麻煩?甚至是不是冬季萬物凋零,冰天雪地的情景?這些情況都是相關的,大多數人在冬季的確因為這些因素的存在而有些情緒的低落,精神的消沉。對于比較敏感的人,可能冬季季節性煩躁就會更明顯。
其實不僅僅是人類,科學實驗證明,動物也是如此。科學家將一組倉鼠放在人工模擬的冬季環境中,那里光線暗淡,光照時間很短,而另一組倉鼠則生活在光線充足,“日照”時間較長的環境里,幾個星期以后,兩組倉鼠出現了很大的差別,前者出現明顯的“冬季憂郁”癥狀。科學家還發現,雌性倉鼠比雄性倉鼠顯示出了更加強烈的憂郁傾向,這一點也和以前的研究正好吻合,即人類中的女性通常比男性更容易焦慮和憂郁。
擁抱陽光好心情
為什么會出現“冬季憂郁”呢?這主要是因為人體的褪黑激素水平會因光照量的不同隨著季節發生變化,而冬季,陽光照射時間較短,光照也沒有春夏強烈。
嚴格來說,“冬季憂郁”與自身的壓力沒有必然聯系,主要取決于自身應對環境和氣候的能力。一是季節變化引起的心理落差很難適應。二是不能接受冬日萬物殘缺的不完美。這種情況其實很好改善:
一、首先需要加強身體的鍛煉,尤其要注意多曬曬太陽。往往抵抗力差、身體素質不好的人,對于溫度和環境的變化更加敏感,反應的強度更大。
二、需要多鍛煉自己調節情緒的能力。方式有很多,比如可以去卡拉OK唱歌、和朋友一起喝茶,甚至還可以通過逛街買衣服、穿著鮮艷一點,自我營造晴朗心情。
三、多和別人接觸鍛煉自己的接納能力,其實通過接納別人的不完美和缺點,往往最終能達到的結果是我們更容易寬容自己。只有培養了這樣的胸懷,人生的路才能越走越寬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