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們幼教老師發現了這樣的現象:許多家長都在打聽哪里有較好的早期教育機構,說6個月到6歲是大腦發育的最佳時期,所以想在這最佳時機里充分挖出寶寶的潛在智力。我想,注重孩子的智力發展,這固然重要,可孩子的非智力發展也是很重要的。有專家研究表明,智力中等而非智力品質優良者,學習成績可以與智力較高者并駕齊驅;智力較高而非智力品質不佳者,不能取得出色的成績;即使智力低下者,也完全可以借助良好的非智力品質而獲得一定的成績。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人都具備良好的非智力心理品質。看來孩子雖小,但在教育問題上比大孩子還要有學問。怎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幼兒的非智力因素呢?
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興趣是幼兒積極探索某種事物的認識傾向。它在促使幼兒對某種事物引起注意的同時產生良好的情緒,從而增強其智力活動的積極性。教師對幼兒的興趣不能聽之任之,要隨時注意幼兒學習興趣的發展趨勢,及時采取措施促使他們的興趣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我覺得動手操作是啟迪幼兒積極思考,引起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同時,通過豐富的游戲,激發幼兒學習興趣。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通過各種游戲可激發幼兒交往、建構、音樂、繪畫、觀賞等方面的興趣,例如幼兒園開展的“兒童醫院”“苗苗餐廳”等。可先讓幼兒分組準備游戲用品,如建筑組負責搭建醫院大門和工作室,手工組負責準備人民幣、處方等。在游戲中通過各角色(醫院與病人)的轉換,使幼兒的觀察、組織、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情感是發展的催化劑
情感不僅隨著幼兒認識的發展而發展,同時又對幼兒認識的發展、智力的發展起著推動或阻礙的作用。良好的情感是孩子成才的催化劑。這方面,家長起著重要作用。平時生活中要培養孩子的愛心,父母從孩子小時候就要給孩子同情心和憐憫心的教育。比如在公共汽車上,家長對孩子說:“你看,那個阿姨抱著小弟弟多累呀,我們讓她坐到這里來吧。”另外,要經常讓孩子看到大人是怎樣關心同情幫助他人的,這對于培養孩子的善良品質是最好不過了。
當然,教師應幫助孩子們產生積極愉快的情緒。要為幼兒創造一個和諧、歡樂、團結的生活環境和情緒氣氛。教師要以身作則,用健康情緒去感染幼兒,久而久之也就對幼兒情緒的積極健康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三、意志力是成才的柱石
培養幼兒堅強的意志品質,影響著智力因素的主動和持久,是幼兒末期進行認識活動的必要品質,更是幼兒將來成就學業、事業的可靠保證。首先,在日常活動中,教師要在幼兒活動之前就明確活動的目的,使孩子心中有數,為達到目標而努力。目標一經確定,應當要求孩子堅決執行,不能半途而廢。其次,必須從小培養幼兒意志的堅韌性。要積極組織幼兒參加游戲、學習勞動,并為他們設置經過努力才能克服的障礙。第三,還要注意培養幼兒的獨立性。3歲以后,幼兒的自我意識增強,他們個人的生活料理反對大人干預。這時,教師要盡可能地讓孩子獨立穿衣、洗臉、收拾玩具、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等,并逐漸擴大幼兒自主范圍,提高其獨立活動的能力。在獨立進行活動和不斷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孩子的獨立性品格就得到了鍛煉。
當然,這些都是紙上談兵,幼兒的培養還需要老師和家長的配合。別忘了,幼兒的教育也是個大有學問的問題,我們老師家長在注重孩子的種種能力培養的過程中,要多表揚多激勵。溫存的微笑、期待的目光、親切的撫摸,對孩子都是鼓舞。要想使孩子將來成為祖國建設的有用之材,僅僅在開發智力方面舍得投入還很不夠的,一定要在開發智力因素的同時,高度重視對幼兒非智力因素的培養,這才是明智之舉。
(如皋市常青鎮楊岱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