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在教育中具體體現為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緒、學習情感。學校每一個班級都存在后進生現象,主要是由于家庭、社會、學校的綜合影響及自身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轉化后進生,教師要從情感入手,使他們“親其師而信其道”,才會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主動接近,建立感情,熱情關愛
后進生很容易被教師忽視、冷落,易使他們感到失望,進而失去奮發向上的學習動力。教師對后進生熱心關愛,生活中給予真誠幫助,學習上給予熱情輔導,及時表揚和鼓勵他們取得的點滴進步,耐心地指出他們的不足之處,能使他們感受到老師的溫暖。可見,教師的愛是打開后進生心靈之窗的金鑰匙,是促使后進生轉化的催化劑。
二、人性關懷,講究方式,用心呵護
教師要做有心人,從學生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甚至極微小的變化上,感知他們的思想和心理,對后進生更應關懷倍至。一天,課代表收交家庭作業,告訴我有一個學生沒有做。我想,怎么才有一點兒進步,老毛病就又犯了呢?或許確有原因。在我與他交談時了解到,原來因父母吵架鬧到半夜,影響了他做作業。我一方面教育他要學會自我管理,提高自控能力,另一方面與他父母聯系,告誡他們不要因家庭矛盾影響孩子學習。試想,如果教師不尊重學生,因不做作業而不分青紅皂白一味責怪,那將會給學生心靈產生多大的傷害!
三、耐心幫扶,消除自卑,重建信心
要幫助后進生消除自卑感,重建信心,教師自己首先要有信心。要相信后進生只是暫時受了病蟲害的花朵,一旦滅了病蟲害,花朵仍可爭芳斗艷。在任何情況下,教師都不要灰心喪氣,要始終堅信只要誠懇和努力,就能轉變任何后進生。教師有了這種信心,轉變后進生也就成功了一半。教師的信心是給予后進生自信心的不竭源泉,天長日久,終會感化他們。
四、公平對待,熱情鼓勵,真誠贊揚
尊重學生,平等對待每一名學生,是考驗每一個教師是否善于教育的試金石。教師一定要客觀、公正地對待后進生,注重民主,善于傾聽他們的呼聲,在處理后進生和優秀生之間的問題時,要一碗水端平,平等對待,不能偏袒,絕不要認為優秀生犯錯都是后進生引起的。教師對待后進生的不公平、不平等,易使他們加深自卑感,喪失自信心,從而導致紀律、學習越來越差。
五、和藹對待,持之以恒,愛中育愛
后進生的心理是很敏感的,教師的一句話都可能使他們思緒萬千。因此,教師教育他們切忌板著“法官”的面孔,要用一副“好參謀”的心腸。要暗示他們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進步的可能性。在與后進生交流時,要換位思考,以朋友的身份與他們交談,拉近與他們的距離,只有這樣,他們對老師的話才會言聽計從。
總之,后進生的轉化教育不會一勞永逸,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師要以博愛之心,容忍后進生一次次“舊病復發”,鼓勵他們一次次戰勝自己,一步步走向成功。
(唐河縣東王集鄉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