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和我的年齡只差一個月。七八歲前我倆身高相仿,到了青春期,她開始噌噌往上長,我卻始終排在隊尾,上課永遠坐第一排。籃球隊的媽十分著急:怎么駱駝反倒生了個馬?
我成績好,常年考第一,在家里長輩口中卻沒有太良好的口碑。倒是表妹勤快,拖地、洗衣、做飯樣樣不賴,學習成績倒數也沒人說她——不是那塊料,就從沒打算苛求。我們大路朝天各走半邊,我讀大學考碩士,她讀中專學縫衣服,又出國打工,相安無事。
表妹從日本打工回來時,我剛剛碩士畢業,住在首都地下室的宿舍里,收入勉強能把自己養活。她掙了十幾萬,還帶回一個一起打工時認識的男朋友。我媽很贊許,說表妹愛情事業雙豐收,是極大的成功。
我把表妹安頓在地下室,請他倆吃了一頓水煮魚后就讓他們自己去超市解決。表妹很失望。你讓我在7平米的房間,八九個人共用的廚房里做什么呢?再說了,做飯是為了節省,僅僅能填飽肚子而已。
我去火車站排隊買票,只買到硬座。她怪我:怎么不是臥鋪?當然,他們沒有給我票錢,我也不好意思要。她男朋友非常小家子氣,只顧粘著她你儂我儂,任由我拎著他們的箱子在前面走,也不曾想過伸伸手。
過年回老家時,表妹身邊已經換了一個人——政審時我慧眼如炬的姑姑沒通過,前男友立馬被Pass掉。換了人還是一樣卿卿我我,粘得像牛皮糖。
再后來聽說表妹確定了婚期,新郎又另有其人,是她小學同學,家有已裝修好的3套房,其中一套是門市房,車也是現成的。新郎看上去憨厚老實,卻又不至于死板。我姑姑只在“十一”期間花3萬塊錢買了全套家電,賣場搞活動,液晶電視都買一送一了。
表妹婚后搬進新居,我媽去參觀,回來忍不住跟我在QQ上嘮叨:人家住的可是140平的大房子呀,我看你這輩子是沒指望住這樣的房子了,你說念那么多書有什么用啊,白遭罪了。那時候我受不了潮氣,已經搬出了地下室,住在跟人合用衛生間的筒子樓里,并沒有想過自己會有怎樣的未來。
痛苦其實是來自比較的。小時候基本沒活在“別人家孩子”的陰影之下,因為一直是小圈子里最優秀的,只是不知道為什么,現在在表妹的映襯下,卻越發像個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