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北省新農保試點情況簡介
《國務院關于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規定:2009年試點覆蓋面為全國10%的縣(市、區、旗),以后逐步擴大試點,在全國普遍實施,2020年之前基本實現對農村適齡居民的全覆蓋。2009年湖北省有武漢市黃陂區、南漳縣、赤壁市、團風縣、安陸市、隨州市曾都區、竹溪縣、鐘祥市、石首市、宜都市、來鳳縣、黃石市西塞山區、鄂州市梁子湖區共13個縣(市、區)被列入試點名單。2009年12月28日,湖北省人民政府頒布《湖北省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實施意見》。2010年10月國務院公布全國第二批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縣市區名單,湖北省的武漢市江夏區、大冶市、保康縣、洪湖市、秭歸縣、丹江口市、大悟縣、荊門市掇刀區、鄂州市華容區、黃梅縣、通山縣、巴東縣、神農架林區等13個縣市區納入試點名單,啟動時間為2010年10月1日。
二、鐘祥市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調研實施及結論
筆者于2010年7月2- 7日組織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一行14人赴湖北省鐘祥市開展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調研,通過同鐘祥市農村社會保障局、鐘祥市冷水鎮人民政府等單位同志座談,了解了該市新農保的指導思想、具體實踐方案。通過調研,筆者發現該市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40歲以上人群成為新農保參與主力軍
鐘祥市總人口10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69.7萬元;在農業人口中,16-60周歲50.25萬人,60周歲以上8.4萬人。目前,參保對象多是補繳就能享受待遇的60周歲以上人員,16—59歲的適齡參保人員絕大部分持觀望態度。該市新農保排頭兵冷水鎮參保的1666名農民中,60周歲以上的935人,占57.7%;46-59周歲589人,占34.5%;而45周歲以下的僅142人,占7.8%。筆者通過分析冷水鎮砂家嶺村參加新農保的農民資料發現:該村144人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其中40歲以下人口為37人,占總人口的25.7%;40-59歲為64人,占總人口的44.4%;60歲以上的人口為22.9%。由此不難看出,目前該市新農保的參與主體主要集中在中年人,即40歲以上的人群。
(二)地方面臨較大財政壓力
新農保的推進對本已拮據的縣級財政增加了不小的負擔。據鐘祥市農保局測算,該市對計劃生育雙女父母、低保戶、抵抗自然災害、見義勇為而喪失勞動能力的人員、農村主職干部等特殊群體實行縣級政府補貼,每年需資金1000多萬元。因此,各級財政如何整合配置,如何在現實要求增加新農保財政補貼的前提下提高補貼力度,需要各級政府的不懈努力。
(三)縣、鄉、村三級經辦機構需完善
由于我國此前推行的鄉鎮綜合配套改革,撤銷了“七站八所”,開展新農保試點以后,全國的絕大部分鄉鎮一級政府都缺乏專職人員來辦理新農保。由于新農保面對的群眾數目較大,人員配備很少而且工作人員做了大量工作,卻難以得到勞動報酬,也是一個較大的矛盾。尤其是村級參保工作都由村委會干部兼做,村干部們平日的事務已經比較繁雜,還要攬下初審參保對象的原始資料、入戶調查、認定身份、填制表格、公示、兌現等大量工作,卻沒有專項工作補貼,工作積極性可想而知。
(四)農民選擇交費標準較低,處于試探階段
以本次調研的數據為例,在468名被調查者中,有325人參加了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而從繳費標準來看,選擇每年繳費100元的有248人,占76.5%;選擇每年繳費200元的有44人,占13.5%;選擇每年繳費300元的有11人,3.25%;選擇每年繳費400元的7人,占2.25%;選擇每年繳費500元的有4人,占1.24%;選擇每年繳費500元以上有4人,占1.21%。與此同時,不少55-60歲的農民由于只要等待幾年便可享受基礎養老金,往往采取一人參加新農保、兩人享受養老金的方式。
三、完善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的對策建議
(一)加快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試點速度,盡快實現全覆蓋
通過實際調研發現,很多農民擔心新農保和老農保一樣幾起幾落,最終以制度停止而告終。老農保從1986年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