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艱苦奮斗是我們的優良傳統。本文認為,在新世紀、新階段,我們必須繼承和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對大學生實施艱苦奮斗教育。艱苦奮斗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基礎,是學生建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根本要求,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具體保證。
【關鍵詞】大學生;艱苦奮斗;教育
2002年底,胡錦濤總書記到西柏坡考察時候發表了重要講話,要求全黨同志牢記毛澤東同志“兩個務必”的諄諄教導,大力發揚艱苦奮斗的作風,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不懈努力。艱苦奮斗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本色,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皻v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發展進步的;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政黨,是難以興旺發達的?!痹诟咝V屑訌妼Υ髮W生的艱苦奮斗教育是我們在高校中實現十六大奮斗目標的重要保證,也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證。
一、艱苦奮斗教育是高校德育之基礎
艱苦奮斗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內容和基點?!吨腥A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規定:教育必須“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备叩葘W校學生必須“發揚艱苦奮斗精神”。艱苦奮斗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礎。加強艱苦奮斗教育,是高校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重要手段。由于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在高校時有出現,高消費、浪費等現象時有發生,長明燈、長流水、請客送禮司空見慣。有的大學生不講誠信,助學貸款到期不還;有的學生手頭無錢卻借款高消費。加強艱苦奮斗教育,培養大學生正確的消費觀勢在必行。講艱苦奮斗精神,就是教育學生合理與適度消費,反對超前消費及高消費;講艱苦奮斗精神,就是教育學生勤勞儉樸,反對揮霍浪費;講艱苦奮斗精神,就是教育學生理性消費,反對盲目消費;作為消費群體的大學生,培養他們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尤為重要,比如教他們珍惜他人(包括父母)的勞動,珍惜水電,珍惜糧食,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損耗,增強合理理財的能力;講艱苦奮斗精神,也是培養學生愛心的需要,貸款、借款、父母的錢、獎助學金、打工工資均是信譽或辛勞所得,要體諒國家、學校、家長的難處,正確地合理地開支,這不是培養吝嗇鬼,而是培養出懂消費、懂生活、懂愛心的人才。
艱苦奮斗教育是大學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五千年的歷史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勤勞勇敢正是我們的立國之本。在新的形勢下,提倡勤勞勇敢就是教育我們的學生發揮聰明才智、艱苦奮斗、開拓創新。勤勞勇敢既是中華民族民族精神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胡錦濤同志指出:“中華民族歷來以勤勞勇敢、不畏艱苦著稱于世,我們的古人早就講過‘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優勞興國,逸豫亡身,‘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些警世名言,今天對我們依然有重要的啟示作用”?!耙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艱苦奮斗是我們的傳家寶。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同志針對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在即,我們黨的工作重心由農村轉向城市的新形勢,提出了“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胡錦濤同志告誡全黨同志,要牢記毛澤東同志教導,他指出,“沒有艱苦奮斗,就沒有我們黨今天的局面?!闭俏覀儙资瓯3制D苦奮斗的作風,才使得我們的各項事業蒸蒸日上。
二、艱苦奮斗教育是大學生建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根本要求
在高校中對大學生進行艱苦奮斗教育,說到底就是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問題。艱苦奮斗是大學生世界觀的最終體現。高校的任務主要有三點,一是教會學生怎樣做人;二是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三是傳授給學生知識。教會學生做人就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中,世界觀是基礎,是起決定作用的??梢哉f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具有什么樣的人生觀、價值觀。艱苦奮斗精神保持和弘揚得如何,是學生自身世界觀的體現,而正確世界觀的確立,必然促使艱苦奮斗精神的發揚,從而使艱苦奮斗在思想上真正扎根,在行動上自覺體現。同樣,保持艱苦奮斗精神,能夠在實踐中解決好世界觀的問題。歸根結底,有了正確的世界觀,才能正確分析和對待五光十色的世界,從而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把握住自己的人格,把握住自己的頭腦,把握住自己的雙手。我們必須從確立正確世界觀的高度對學生有計劃地實施艱苦奮斗教育,使他們在人生道路上正確分析和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抵制金錢等誘惑,在實踐中經受住鍛煉和考驗。
要把握好艱苦奮斗與物質利益的關系。“我們講艱苦奮斗,當然不是要人們去過清教徒式、苦行僧式的生活,也不是否定合理的物質利益?!奔訌娖D苦奮斗教育,首先要把握好艱苦奮斗與合理消費的關系。艱苦奮斗與消費是一個矛盾的兩個方面。艱苦奮斗是為了更合理地消費,合理地消費又能培養艱苦奮斗的精神。艱苦奮斗是要求人們在消費中量人而出或者是把錢用在該用的地方,通俗一點說,沒有錢該花時借來也得花,有錢不該花時錢再多也不去花。在校大學生必須面對現實?;ㄥX時該想一想自己在干什么,想一想錢自何處來,想一想消費之后的影響。第二要把握好艱苦奮斗與共有財產的關系。為他人,為集體精打細算的傳統不能丟。這種傳統的發揚從更深層次上講是一種優良精神文化的體現。第三是把握好精神與物質的關系。講艱苦奮斗,在精神層面上講是不畏艱難困苦,提倡自強不息,奮發有為,勤儉辦事的作風。在物質層面上講是把自己的消費把握在合理、適度、力所能及的范圍之中。
艱苦奮斗教育要根據高校不同的情況制定出有自己特色的教育方法。第一,要實事求是。要根據自己學校不同的生源情況,學校所在地區的消費水準,學校自身的規模層次而制定具體的教育措施。一切從實際出發,在實踐中解決教育問題。第二是與當前的形勢相結合。要根據當前形勢不斷地調整和充實內容,不斷地改變教育形式,變換教育手段。胡錦濤總書記發表的關于《堅持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努力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的講話,對艱苦奮斗教育提出了特別要求,是高校進行艱苦奮斗教育的最好教材。要乘這股東風,結合我們現有的經濟狀況,制定實施艱苦奮斗教育的計劃。第三是抓住良心教育。所謂良心是一種被人們自覺意識到并隱藏于內心深處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良心教育,就是培養大學生在艱苦奮斗教育中道德責任感和道德自我評價能力。要教育學生在做人及生活中時常在內心深處予以反省,許多事情要問良心許可不許可,使自己對與自己有關的是非在心中有一個正確的評價,并以此把握自己的言行。
參考文獻:
[1]譚書臻.普通高校國防教育在大學生素質培養中的作用[J].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12).
[2]高建勛.試論新形勢下大學生的國防教育[J].黔東南民族師專學報,2002(1).
作者簡介:孟凡志(1970-),男,遼寧阜新人,碩士,遼寧工程技術大學軍事教學部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