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永久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四平市分公司,吉林 四平 136000)
隨著我國電信行業的發展,通信網絡的規模不斷的擴大,極大的促進了相關通信技術的發展。SDH中繼傳輸網絡已經不僅僅支持語音業務,而是朝著綜合業務的方向發展,國內幾大通信運營商普遍采用了SDH中繼傳輸網開展綜合業務。當前SDH技術還存在著不完善的地方,但是電信運營商紛紛建立SDH傳送網絡或者是基于SDH的相關網絡。文章就基于SDH多業務傳輸網絡的發展趨勢進行了探討。
傳統的SDH光傳輸系統不具備相應的擴展性,因此無法有效的應對帶寬需求,僅僅對于語音業務進行了優化。這就要求對傳統的SDH系統進行相應的改進和優化,為了使SDH光傳輸系統適應當前的IP數據業務,就必須充分考慮經濟因素以及用戶的實際需求,進而采取相應的技術手段傳送設備無法在傳統的組網方式上發揮應有的作用,主要是因為傳統的組網采取了光纖直連的方式。針對這種情況,各個大運營商紛紛轉變自身的建網思路,為了減輕業務層的壓力,在匯聚層直接使用多業務傳輸設備,這樣同時也減少了在設備方面的投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網絡的經濟效益。
傳統的SDH網絡只是提供固定速率的服務,其通道的容量是固定的,因此適配起來比較的簡單。但是無法靈活的應對速率不固定的業務,且傳送的速度比較慢。為了緩解以上問題,運營商采取了設置重疊網絡的方式,不同的網絡來滿足不同用戶的業務需求。這樣極大的增加了網絡建設的成本,缺乏相應的經濟效益,而且由于網絡的覆蓋范圍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這極大的制約了相關也的開展以及發展壯大。例如,對于語音網絡來說,為了保障其覆蓋范圍,就必須在有人的地方進行線纜的鋪設,并且要建立語音交換點。
傳統的SDH網絡是為了提供語音服務為主要的目的,因此,和其它的網絡相比,其覆蓋范圍十分的廣泛,且起步也遠遠早于其它的網絡。隨著城市規模的發展以及通信用戶數量的不斷的增加,這使得語音網絡的范圍以及容量也隨之得到很大的發展。
由于SDH網絡最早是用于提供語音服務,因此隨著用戶數量以及范圍的擴大,其覆蓋范圍比其它的網絡要大很多。如SDH網絡能夠為其它功能和業務的開展提供支持,那么不論是覆蓋面積還是用戶數量都有十分的優勢。最重要的是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基礎設施建設的數量,減少電信運營商的投資,具有極高的經濟效益。而且SDH設備以及相關的技術隨著多年的發展和使用已經比較成熟,并且形成了完善的標準,具有相對完備的運行和保護機制。因此,如果在原有的系統和技術的基礎之上集成和拓展其它的設備和功能,使原有的設備具備提供多業務服務的能力,從而形成綜合性的業務平臺,具有十分廣闊的前景。這樣不僅僅使得傳統的SDH網絡對于數據處理的能力大大的增強,使其能夠傳輸多種服務信號,極大的提高了其進行升級的能力,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且還極大的改善了SDH的組網能力和交叉連接能力,能夠對各種業務靈活的進行帶寬分配,使以太網二層交換成為可能,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帶寬的使用效率。
它集成了SDH、ATM、IP等網絡的傳送功能,運營商用一個這樣的網絡就可以滿足各種業務的發展需求,能大幅度減少網絡建設的資金、人力和物力投入。MSTP使多個業務網絡的管理系統集中到統一的管理系統中,網絡管理系統的建設和維護成本也將大大降低。
用戶的產生存在著很大的隨機性,電信運營商要求傳送平臺具備容量擴展和適應業務種類變化的能力,而MSTP可以隨時插入電路板進行擴容或改變業務接口種類,能讓運營商根據實際需要隨時擴大網絡容量。
采用多業務SDH傳送平臺,尤其是集成了DXC的多端口SDH設備,可以充分利用環形保護和網狀恢復能力來解決業務保護問題。
多業務SDH網設備端口支持STM-64(10Gbit/s)和即將出現的 STM-256(40Gbit/s),其傳送能力已遠遠超過ATM網絡,并強于IP網絡。并且,這種網絡很容易與DWDM系統集成,形成一體化SDH設備,此時端口帶寬可達幾十Tbit/s。
此外,還會給運營商帶來簡化網絡的資源管理、縮短數據業務電路的提供時間、降低設備購置成本、簡化網絡結構,減少設備之間的連結部件等益處。
在原來SDH技術基礎上增加“多業務”能力,建立統一的多業務傳輸平臺,可充分發揮其技術優點:
3.1 提供多種物理接口,在保證兼容傳統TDM業務的同時,能夠提供多業務靈活接入,如SDH光/電接口、ATM接口、以太網接口、GE、E1等。
3.2 簡化網絡結構:通過增加可擴展的更細粒度業務交換控制模塊,支持VC級別的連續級聯和虛級聯,保證多種協議高效地復用傳輸,有效地利用光纖帶寬。同時多業務傳輸平臺系統接口與協議相分離,通過可編程ASIC芯片技術,可以實現對新業務的靈活支持。
3.3 光傳輸的容量保證低成本的容量提升:接入技術的發展刺激了用戶更高的帶寬需求,多業務傳輸平臺系統提供帶寬容量從155M到622M到2.5G到10G、波長復用窗口從1310nm到1550nm的DWDM的平滑擴容,實現運營商的低成本擴容。
3.4 傳輸的高可靠性和自動保護恢復功能:多業務傳輸平臺繼承了SDH的保護特性,實現99.999%的工作時間、硬件冗余、小于50ms的自動保護恢復,保證網絡用戶對服務的滿意程度。
3.5 高度多網元功能性集成,有效帶寬管理:多業務傳輸平臺可集傳統SDH網ADM/DXC功能于一體,具有更細粒度的交換和交叉連接模塊,網絡拓撲結構的邏輯結構與物理結構相分離,實現了線路連接的快速提供,在任意節點提供業務內部處理,這樣避免了大量的手工線路連接和復雜的網絡間協調,從而降低成本。
某些廠家的多業務平臺可以實現將GFP、LCAS和RPR幾種標準功能集成在一起,再配合核心智能光網絡的自動選路和指配功能,不僅能大大增強自身靈活有效支持數據業務的能力,而且可以將核心智能光網絡的智能擴展到網絡邊緣,增強整個網絡的智能范圍。總的來看MSTP最適合作為網絡邊緣的融合節點來支持混合型業務量特別是以TDM業務量為主的混合型業務量。不僅適合缺乏網絡基礎設施的新運營商應用于局間乃至大企事業用戶駐地,對于已敷設了大量SDH網的運營商,它也可以更靈活有效地支持分組數據業務,增強業務拓展能力,降低成本,有助于實現從電路交換網向分組網的過渡。
總之,電信運營企業在選擇網絡建設方案時,要充分考慮網絡方案是否可以給企業在競爭中帶來優勢,所支持的業務是否可以迅速獲利。運營商最終的網絡覆蓋和業務的多樣性決定了這一切,發展SDH多業務傳輸網將是大勢所趨。
[1]劉奕輝.淺談SDH技術在下一代傳輸網絡中的應用[J].硅谷,2009,(23).
[2]江淑君.長江干線傳輸網(SDH)網絡優化淺析[J].中國水運,2010,(09).
[3]孫述桂,范志剛,李朝鋒.淺析SDH技術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