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虎軍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北京 100048)
數控機床是制造業的"加工母機",具有基礎性、通用性和戰略性的特征,是實現工業現代化的重要基礎和保障國防工業安全的關鍵裝備,也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支撐,更是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切入點,其性能、質量和規模成為衡量當今一個國家工業化水平、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
1 產業發展現狀
因為數控機床產業的戰略性地位和重要性,世界各工業發達國家在不同階段都為其提供了相關扶植、保護政策,其中美國、德國、日本三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數控機床科研、設計、制造和使用方面技術最先進和經驗最豐富的國家。我國于20世紀50年代期間引進數控技術,隨后分階段組織科技攻關逐步對其消化、吸收與發展,技術的進步使得我國數控技術及裝備產業取得了飛速發展,但是關鍵功能部件及高檔數控機床產品的國產化水平低已成為制約產業持續發展的瓶頸。目前我國數控技術及裝備產業呈現出產業規模高速增長和高端產品發展滯后的兩大特點。2009年我國機床產值占世界機床總產值的27.6%,同比增長10個百分點;國產數控機床產值市場占有率由2008年51.6%上升為62%;機床的數控化率由2001年的9.12%提升為2008年的19.79%,產值數控化率由37.8%上升為48.6%。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機床生產、供應和消費國。但同時也應看到,據中國機床工具協會2009年對全國230重點企業統計數據顯示,在機床的產值數控化率與單價均在提升的情況下,機床行業產值利潤率卻同比下降1%。究其原因,數控機床產品高附加值與市場競爭力的核心在于所采用的功能部件的自主開發與國產化,而我國數控機床產業依然存在自主技術創新能力薄弱,功能部件發展滯后,產品可靠性、精度保持性差,專業化配套體系尚未形成等問題。
2 產業技術創新的必要性。高端產品產業化水平不高,其需求基本依賴進口的現狀,一方面直接削弱了產業的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成為嚴重制約我國"十二五"期間航空航天、船舶、發電設備、汽車、電子與通信設備等產業快速發展的瓶頸,因此,《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明確將"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重大專項"列為十六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之一,持續加大專項資金投入確保項目攻關的實施。"十二五"期間,每年國家重大專項將帶動我國機床行業增加研發投入100億以上,其中中央財政投入大幅增加至30億元,資金投入的主要方向即是高檔數控機床、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核心技術。組織數控機床產業化關鍵技術(包括高速化技術、復合化技術、智能化技術、超精密加工技術和環境保護技術)、基礎共性技術(包括數控機床設計理論及設計研究、數控機床結構動態優化設計研究、數控機床可靠性研究)等相關技術創新將是創造數控技術及裝備產業新的利潤增長點和突破相關工業產業發展瓶頸的重要途徑。
3 對我國數控機床產業技術創新的思考。所謂技術創新是指由新構想的產生,經過研究開發獲得成果后,應用于實際生產并實現規模化生產,最后產生社會、經濟效益的一系列活動。技術創新活動可能不一定起源于企業,但最終必須由企業來完成,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技術創新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動力,創新活動的形成與走向也并非單一因素可以決定的,而是由創新戰略、制度、研發經費、人才教育戰略、企業國際化、市場結構等眾多因素組成的創新系統來決定的。因此,應從改善國家技術創新體制和提升企業自身創新能力兩方面來著手提升數控技術及裝備產業技術創新能力。一方面,創新活動與經濟生活中通行的市場法則是一致的,創新活動既需要市場機制主導作用的發揮,也需要政府的宏觀間接干預,以矯正市場的失靈。通過制定科技創新政策,完善并嚴格知識產權保護法律體系,對企業的創新活動予以財政資助等一系列的政策,在不影響市場機制正常運行的前提下,對創新主體的行為進行干預,使之進入正常的創新軌道,克服市場機制的某些缺陷,創造出有價值的創新成果。"十二五"期間,政府將持續出臺配套的扶持政策來推進技術創新:包括推進首臺首套的示范應用工程和較大規模的財務支持政策,充分利用增值稅轉型政策,推動企業技術進步;在新增中央投資中安排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專項;建立使用國產首臺(套)裝備風險補償機制;增加出口信貸額度,支持裝備產品出口;鼓勵開展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對部分確有必要進口的關鍵部件及原材料,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加強企業管理和職工,改進生產組織方式,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推進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結合,鼓勵科研院所走進企業,支持企業培養壯大研發隊伍。另一方面,數控技術及裝備企業應加強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制建設,按企業的發展水平確定創新戰略,通過提高企業家的創新意識與完善企業創新系統、采取有效的激勵機制、培養創新型文化、促進對外交流與合作等措施合力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形成產業技術核心能力,獲取產業長期競爭性優勢。
[1]韓向宏.突破功能部件瓶頸加快我國數控機床產業高端化發展.賽迪顧問,2011.7.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新華社,2006.2;
[3]彭芳喻等.從IMTS2010展看我國數控系統未來發展之路.[J]金屬加工,2011年第4期,8-11
[4]肖明.從EMO2009看現代數控系統技術發展,機械工程師,2009年第12期,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