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超
(云南電網公司昆明供電局,云南 昆明 650011)
無人值班變電站采用無人值班、少人值守或無人值守的管理模式,在變電站安裝綜合自動化系統,運行管理人員在集控站或監控中心遠距離對變電站運行進行監控管理。對傳統變電站進行改造,實行無人值班有以下原因:
現代工業,尤其是高新技術產業,對電能的電壓水平、頻率、紋波系數、供電連續性等指標都有較高的要求,電力企業就要適應這種要求,工業自動化以及與之相應的變電站自動化有著信息加工量大、信息反饋快等人力不能超越的優點。因此,在變電站中引人工業自動化,實現無人值班是科學的選擇。
統計表明電力行業的事故中,由人為因素造成的占有相當大的比重,為減少事故,維護電力系統安全運行,排除人為因素是一個有效措施;而且目前運行人員緊缺,精力有限,"十一五"電網建設速度加快,建成投產的變電站數量大,難以保證運行安全。
從我國近幾年的改造和新建的無人值班變電站的實際運行情況看,無人值班變電站的實施,提高了設備的可靠性,簡化了生產管理環節,降低了電力建設造價,促進了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使電力部們提出的"減人增效"工作得以成功實現,同時提高了電力企業的勞動生產率,推動了供電網絡運行科學化管理,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目前變電站實施無人值班集中監控一般有以下三種方式實現:
比較分散,不便管理。建立多個監控中心,需要上多套監控系統,投資較大,而且是重復性的投資,造成資源的浪費。而且由于人員分散,有事故的時候不能從"網"的角度考慮問題,僅僅停留在某幾個變電站上,不利于集中控制的實施。
可以查看所轄地區的所有變電站的情況,而且可以有效緩解調度人員的壓力,減輕他們的負擔,使調度人員專心負責運行方式及事故處理。信號及報警由集控人員篩選,遇有事故及嚴重異常,由集控中心向調度匯報。
監控與調度雙重任務使人員工作量增大,既要監控信號,又要考慮運行方式。而且遇有遠動故障或者誤報時,嚴重分散調度人員的注意力,使人員身心疲憊。遇有事故時,不能快速準確地做出判斷。
因為不需要為運行人員準備休息室、廚房等生活必需的設施和必需的生活用品,工程量和財政支出減少很多。建設一座無人值班變電站只需同樣規模有人值班變電站投資的90%。常規變電站從土建、設備安裝、調試到竣工送電,一般需要一年時間,而無人值班變電站只需半年左右時間。
運行人員由原來的分散在各個變電站,現在統一在操作隊中,人員集中,而且監盤的工作統一由集控中心負責,相對來說便于管理。運行人員不需要24小時監盤,可以使運行人員身心放松,集中精力做好倒閘操作和事故處理的準備。而且實行無人值班,操作隊的生活條件也比在偏遠變電站好得多。
新建無人值班變電站由于采用新型高壓設備及完全戶內式設備布置,多為免維護的全封閉組合電器,運行費用僅為常規變電站的1/10。而且,實行無人值班可以緩解人員短缺的情況,相比傳統的有人值班模式,實行無人值班大約可以使值班員減少30%。
無人值班變電站設備可靠性和基礎自動化的提高可極大地縮短事故停電時間和縮小事故停電范圍,由于無人值班變電站不設運行值班員,且有較高的自動化水平,因而可減少人員誤觸電事故和誤操作事故。
由于無人值班變電站有載調壓的主變壓器實現遙調,無功補償裝置實現遙控,因而母線電壓能維持在較為理想的水平,電壓合格率在常規變電站基礎上至少提高5%。
對于無人值班變電站因操作隊員未按計劃時間到位的現象很嚴重。主要發生在進行比較偏遠的變電站倒閘操作中,操作隊的人員需要開車很遠才能到達站里,道路情況、天氣因素嚴重影響操作人員的時問。其次就是涉及多個變電站的倒閘操作,而只有一組操作人員,需在多個變電站之間往返跑,而不能按時到操作現場,或者因為車輛、路況等特殊原因造成操作人員不能按時到操作現場。再就是緊急事故處理時,人員不能及時到達現場,耽誤時間,容易使事故擴大。
因為所轄變電站多,操作隊員對每一個站的運行方式和設備都要熟悉,以便快速、準確的進行倒閘操作和事故處理。這樣一來,原來只需要掌握本站運行方式和設備狀況的值班員,現在不得不盡快掌握所有站的運行方式及設備狀況,對值班員的要求提高很多。某些值班員水平和能力有限,不能勝任工作。
目前很多單位都采用的是電子票。一種工作票要提前發給操作隊,經運行人員審核無誤后執行。由于無人值班變電站沒有聯網的電腦,工作開始前,工作負責人和工作許可人都要到操作隊辦理工作許可手續,尤其是工作現場離操作隊很遠的情況。嚴重影響工作開始時間。而且現在實行無人值班,操作隊人員是回到操作隊還是在現場等待很難決定。回去了,工作完工再回來需要時問,影響送電,延長了停電時間。不回去留在這里等待,如果工作出現意外情況,不能按計劃完成,操作隊員在這里白自浪費時間,影響其他工作。
鑒于目前無人值班變電站運行模式存在的問題,采用的是將所轄變電站分區分片,以地理位置為依據,將所有變電站分為幾片,每一片設一個基地站,基地站設在該片的樞紐變電站上。
5.2.1 運行人員負擔減輕
操作隊+集控中心模式下,操作隊人員需要掌握所有站的情況,而基地站+集控中心模式基地站人員只需要掌握自己所轄站的情況,負擔只相當于原來的1/3。由于距離上的減少,人員巡視也更加方便,可以減少巡視周期,增加巡視次數,提高巡視質量。這樣,基地站的運行人員可以熟練地掌握情況,準確無誤地操作、正確及時的處理事故和突發情況。
5.2.2 220kV變電站的緊急情況可以及時處理
220 kV變電站位置比較重要,而且多為網上聯絡。留守的一個人可以及時處理事故,報告調度、復歸信號、停用保護等。需要進行倒閘操作的時候,基地站派人過來協助留守值班員操作。這樣可以減少停電范圍,防止事故擴大。
結束語。無人值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人員、設備、管理等諸多問題,借鑒國內外在無人值班方面的先進經驗,提高運行維護水平,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仍將是今后研究和探討的方向。
[1]蔡桂華.電力自動化系統中心站無人值班方式的實現.華北電力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尚春山.無人值班變電站建設與改造.山西電力,2006年2月第一期.
[3]鄒國強.電網集控中心建設與開發應用的研究.合肥工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