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杰豪 王 琪 方煥新
(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635)
近年來,擴招給畢業生形成了巨大的壓力,社會所能提供給大學畢業生理想中所需的就業崗位的數量,遠遠不及大學畢業生的數量,畢業生找到自己比較理想的工作越來越困難。如何解決畢業生就業困難,讓畢業生實現滿意就業、穩定就業和職業發展,這就成為了當前高校畢業生出路指導工作面臨的重要任務。為了實現這任務,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必須重新審視高校畢業生出路指導工作。
高校畢業生出路指導的概念與內涵,從不同的角度上有不同的理解,本文認為高校畢業生出路指導不是簡單的為畢業生解決單一的出路就業問題,而是對畢業生進行全方位的職業指導,是為求職者就業、就業穩定、職業發展和用人單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詢、指導及幫助的過程。這就要求高校出路指導人員不僅僅只是提供職業信息和就業崗位,而是更深層次的教育和幫助功能作用;不僅僅指導應屆畢業生,而是要面對每個階段的大學生;不僅僅在畢業前提供指導,更應貫穿大學整個學習過程;不僅僅單純灌輸,更應是注重個性化的互動;不僅僅是幾個指導老師的工作,更應整合社會有利資源共同提升指導質量。要求高校出路指導人員必須準確把握好出路指導的概念與內涵,才能更好地為高校畢業生做好出路指導。
我國高校畢業生出路指導從無到有,創出了不少經驗與做法,如一是建立了組織機構保障了出路指導的順利開展,二是創新了多種形式的出路指導模式,三是提供了優質的職業信息和就業服務等,為今天出路指導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提供了有益的經驗。但是,也存在著一定不足。
高校雖然開展多種形式畢業生出路指導,但局限于大課堂、大報告、共性化的就業政策講解、就業形勢分析及就業技巧傳授等灌輸式說教式教育,忽視學生個性的塑造、潛能的開發和創業、創新能力的培養,造成了畢業生即使接受了出路指導依舊對職業選擇與職業發展存在迷茫。
不少高校畢業生出路指導的教師、干部和輔導員,本身缺乏出路指導知識和實踐經驗,不了解科學測評系統,不懂利用測評量表和其他工具,缺乏測評后為學生針對性指導的能力,導致了達不到出路指導應有的效果。
大部分高校主要為畢業生提供用人單位招聘信息,安排供需見面活動,為畢業生辦理相關就業手續,缺乏畢業生出路指導的幫助學生尋求匹配度較高的職業及培養大學生自主的職業發展意識、理念及能力,以謀求其長遠的職業發展高這些更深層次的服務。
高校畢業生出路指導存在著種種不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校畢業生就業、就業穩定以及職業發展。高校畢業生出路指導亟待進一步探討原因。
針對高校畢業生出路指導的不足,筆者通過自身的就業工作體會,進行了原因初步探討。
思想決定行動,高校對大學生出路指導工作普遍認識不足,是導致高校畢業生出路指導嚴重滯后的關鍵原因之一。高校很多畢業生出路指導教師狹隘地把對畢業生的出路指導理解為找工作、落實就業單位,把出路指導當成一次性就業安置的短暫行為,至于這份工作是否符合學生的個性和特長,是否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能力,則無人了解,同時忽略了職業發展的前景、人才需求趨勢和如何應對職業生涯危機以及擇業應確立的心態和原則等。觀念上的偏差,導致了畢業生出路指導工作出現了偏差。
廣東省高校系統的就業率統計及公布,是評估高校就業工作的行政辦法,對推動高校積極推薦畢業生就業有一定意義,但它并不能全面、科學地反映出一間高校辦學水平的高低,更不能成為高校出路指導人員的主要工作目標。某些高校出路指導人員為了完成就業率任務,急于敦促畢業生東奔西跑地找工作,忘了畢業生出路指導的根本意義,忘了出路指導的工作內容,忘了出路指導的目標,造成僅僅把推薦畢業生就業,完成就業單位登記和就業率上報就完成指導工作,使出路指導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根據高校畢業生出路指導的不足及原因分析,筆者提出了幾點做好高校畢業生出路指導的建議。
高校出路指導人員要進行學生摸底調研,對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分類,對學生的存在的問題進行分類,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分類、分個體、分階段實施系統、持久的指導,實現人職匹配。收集往屆畢業生求職及就業經典案例,提煉并編寫成宣傳資料,同時針對性地為不同的學生群體召開往屆畢業生交流會,讓在校生了解就業形勢與職業發展,了解用人單位實際需求,幫助大學生更快更好的適應角色轉換,積極主動參與高校出路指導,進行自我探索與職業探索。
組織高校出路指導人員參加職業指導師培訓及相關專業培訓活動,通過系統的理論學習和模擬實踐,加強專業化出路指導隊伍建設;同時落實職業指導師職稱掛鉤問題,以激勵更多教師積極加入高校畢業生出路指導工作。比如,引入“Training the Trainer to Train”培訓職業指導教師課程,提高指導人員咨詢與指導、信息采集與處理、職業素質測評、職業設計和幫助實施等專業能力,根據學生個性特點,開展以“活動”為主要形式,以“實踐”為主要特點,寓指導于生動活潑的活動之中,促進學生全身心投入指導過程。
根據出路指導的本質要求與目標要求,建立起多層次的高校畢業生出路指導體系,建立起以就業質量和職業穩定為主的新的就業工作評價體系,逐步替代以就業率為主導的舊評價體系;建立人職匹配測評體系,并結合學生個性及需求,主動研究市場需求,幫助學生尋求匹配度較高的職業;建立畢業生就業跟蹤調查體系,對畢業生上崗后就業情況進行及時反饋,幫助畢業生提高就業穩定性;通過職業規劃大賽、創業大賽等活動,以賽促學,培養大學生自主的職業發展意識、理念及能力,以謀求其長遠的職業發展。
高校畢業生出路指導,聯結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和職業介紹機構,爭取人力資源和崗位信息的最大開放性;聯結企業,爭取企業的認知和自我調整改進;聯結各類職業培訓機構,爭取人力資源的更加實際的開發;其他各種資源的引進和整合,形成合力,共同為畢業生提供更優質的出路指導。
綜上所述,通過對高校畢業生出路指導主要問題的分析,提出了進行針對性個性化出路指導、加強專業化隊伍建設、建立多層次出路指導體系等建議,進一步提升高校畢業生出路指導質量,促進就業穩定和幫助畢業生職業發展。
[1]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培訓就業司、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創新職業指導-新理論,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
[2]張科,高校畢業生出路指導芻議,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6月,第27卷第3期
[3]何開薇,試論高職院校畢業生出路指導,科技信息,2010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