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丹,丁玉奎,高玉龍,劉建堯
(1.軍械工程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03;2.中國華陰兵器試驗中心,陜西 華陰 714200)
·軍事物流·
軍品采購系統需求響應機制研究
王海丹1,丁玉奎1,高玉龍2,劉建堯1
(1.軍械工程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03;2.中國華陰兵器試驗中心,陜西 華陰 714200)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高技術局部戰爭作戰效能的成倍增長,促使戰爭的節奏加快,戰爭的堅決性、速決性更加突出,現代戰爭對軍品呈現出消耗量增大、準備時間縮短的特點。為了更好地應對未來戰爭對軍品的需求,軍品采購系統需求響應機制的研究意義極其重要。本文將從軍品采購系統的敏捷響應能力、軍品的敏捷制造能力、軍品生產可動員資源管理及軍品的采購模式等方面進行探討,試圖為未來戰爭情況下軍品的采購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
在實際生活中,敏捷便意味著善于把握與應對各種變化的挑戰,而快速是敏捷性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軍品采購系統是否具有敏捷性的重要標準。只有按照戰爭對軍品的需求,科學地運用國家和社會的軍品保障資源,優化組織結構、調整科研生產體系,在短時間內達成軍品研發、生產、保障的任務,才能說明軍品采購系統具有敏捷性。就軍品采購系統的敏捷響應能力而言,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響應性是指主動或者被動地迅速響應變化,并且能迅速從變化中恢復。軍品采購系統作為決定戰爭成敗的強有力支持體系,其響應變化的能力主要體現在戰時能夠及時地為前線作戰提供充實的軍品需求保障,戰爭結束時能迅速收縮擴充的軍品保障能力。
第二,柔性。軍品采購系統還必須具備 “柔性”,即具備有效地處理環境變化和由環境引起的不確定性的能力。如果為了達到快速供給的要求,一味擴大武器裝備生產能力,使得在和平時期無法發揮作用的大量工業資源長期閑置,是對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也是不符合我國經濟建設長遠發展戰略的,軍品采購系統是否具有柔性,是能否靈活地滿足未來動態的裝備采購要求的重要條件之一。
第三,快速性。針對軍品采購系統而言,是指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所需軍品的采購任務的能力。
軍品采購敏捷響應能力體現在應對軍品需求的全過程中。軍品采購需求響應的問題,實質上是如何靈敏反應、快速響應部隊提出的軍品緊急需求的問題。因此,軍品采購系統具備敏捷響應能力是應對未來戰爭的有力保障。
敏捷制造是一種全新的制造組織模式,是本世紀制造業的發展方向,它利用人的智能和信息技術,通過多方面的協作來改變傳統的大批量生產。這種模式要求生產單位采用現代通信技術,以敏捷動態優化的形式組織新產品開發,通過動態聯盟、先進柔性生產技術和高素質人員的全面集成,迅速響應需求及時交付產品,從而贏得競爭優勢,是實現對需求做出靈活快速反應的一種制造生產的新模式。針對未來戰爭的需求特點,敏捷制造應在先進的柔性制造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基礎上,通過合理組織各種資源,做出快速反應,實現對所需產品的開發、研究、設計和生產過程的改進,提高對軍品數量和品種的需求響應速度。
高柔性的生產設備是敏捷制造的首要條件,其要求可重新配置組合、模塊化、快速制造、具有一定規模制造單元所形成的一組柔性自動化加工設備與裝備,而人的因素則是敏捷制造的一個關鍵要素。因此,培養高度靈活、訓練有素、復合型的敏捷勞動者,并建立一種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人創造力的機制,是敏捷制造的保證。
武器裝備和軍隊信息化建設的不斷發展,對敏捷制造的管理和使能技術也提出了新的目標。
(1)建立現代化的生產組織、管理模式,利用敏捷制造思想對軍工企業進行重組,加快組織管理的集成化。
(2)加快新技術的研究和應用。采用并行工程,提高新裝備的研制和開發能力。
(3)研究虛擬制造技術,支持新品軍品早期驗證的虛擬實現。敏捷制造依賴于各種現代技術和方法,虛擬制造技術可以有效地縮短研制周期,減少試制中出現的問題。
敏捷制造能力的發展,突出了軍工生產單位對它的技術、員工和管理靈活性的要求以及對不斷變化的戰場特點和需求做出快速響應能力的要求,強調了對未來戰場的不可預測變化的應變性和適應性。因此,敏捷制造技術的發展以及敏捷制造思想在軍品采購工作中滲透,必將提高軍品采購系統對需求的響應能力。
由于現代戰爭爆發的突然性,對戰前具備良好的可動員資源基礎提出了要求。因此,首先在應對戰爭的突發性,運行的時效性要求高度重視,一旦戰機失去,往往會導致全局的失敗;其次,可動員資源準備具有活動的廣泛性,它涉及許多相關部門和人員,以保障戰爭前線的軍品需求;第三,為了能夠即時發揮軍品采購系統的需求響應機制,后續儲備的人力、物力等資源需要與配置要合理安排,避免出現需求危機,使得戰時陷入被動與混亂狀態。
軍工生產單位應由平時的 “以民為主”,迅速地轉為“以軍為主”、 “以戰為主”。通過加強對原材料和技術人員的統一調配,啟用儲備加工設備,提高專業軍工廠和民用廠轉產軍品的生產效率,生產出戰爭急需的各類軍品。
國家應根據戰爭需要,在搞好軍工、民用廠轉產的同時,為擴大軍工生產力外延,還可依據重點裝備的需要量,集中必要的物力和財力,擴建一些新的軍工企業,迅速增強軍事工業的基礎。
戰時應根據戰爭需要,組織好生產,加強配套協作,采取多廠協作的方法,組織相關的生產單位形成生產協作聯盟。
可動用資源儲備是現代國防后備力量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種威懾力量。動員實施得好壞,直接影響著戰爭的勝負。因此,充分挖掘可動員資源潛力,建立相應的軍事動員方案,通過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增強軍品采購系統需求響應能力,對我們增強國防實力起著重要作用。
軍品采購是軍品供應保障的 “龍頭”,針對未來軍事斗爭的需求,遵循軍品技術特征和軍品產品生成的客觀規律,不斷改進軍品采購的模式和策略,是我軍軍品采購實踐中有待深入研究解決的實際問題。
以往軍品采購模式的研究,注重的大都是管理方面,從技術層面上研究的較少,以彈藥采購為例,從彈藥的技術特征上講,彈藥各元件之間幾乎都是串聯關系,一個元件失效就可能引起整個彈藥系統的失效。正是彈藥的這一技術特征,使得彈藥整體壽命受其組成元件的影響極大,使得有的彈藥中某些元件產品雖然剩余儲存壽命還很長,但由于受其組成元件的影響而被淘汰。由此可見,大量采購成品彈藥,必將帶來不必要的軍事、經濟效益損失。
目前我軍軍品采購主要以成品采購為主,軍品元件采購主要是以換件修理需求訂貨。由于軍品產品質量問題、儲存問題和意外事故具有隨機性,使得有些產品在規定儲存期內,就可能意外地被轉為待修、報廢或非正常損耗。上述情況的變化,必然使軍品采購的品種、數量和周期產生波動。因此,軍品采購模式必須具有適應情況變化的快速反應能力。
從軍品保障的角度上講,軍品采購的最終目的是有效地保障軍品的連續供應。基于我軍軍品采購的現狀,應注意如何協調成品、元件儲備的采購關系,形成相對優化的采購模式,以滿足部隊平時訓練消耗和戰備的需求,具備打贏未來戰爭中所需求的采購響應能力和采購資源保障。
要適應世界新軍事變革的發展趨勢,打贏信息化條件下的局部戰爭,就必須有效地提高軍品采購系統的需求響應機制,從建設敏捷的軍品采購系統、發展敏捷制造、優化采購模式以及充分調動可動員資源等幾個方面入手,提高未來軍品采購系統對需求的響應速度和應對戰爭的能力,為未來的戰爭提供可靠的保障。
[1] 孫江生,等.武器貴重備件三級庫存模型仿真研究[J].兵工學報,2008,29(7):854-857.
[2] 李鳴,等.裝備采購與先進制造技術[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2004:147-157.
[3] 張方宇.我國彈藥生產技術和裝備發展現狀及發展對策初探[J].兵工自動化,2008,27(4):1-4.
[4] 付同田,包明.深化空軍部隊采購改革的幾點思考[J].空軍指揮學院學報,2007(6):48-50.
[5] 錢芝網.基于柔性生產的企業物流系統構建與仿真研究[D].鎮江:江蘇大學 (博士學位論文),2009.
The Requirements Response Mechanism of Military Materials Purchase System
WANG Hai-dan1,DING Yu-kui1,GAO Yu-long2,LIU Jian-yao1
(1.Ordnance Engineering College,Shijiazhuang 050003,China;2.Huayin Ordnance Test Center,Huayin 714200,China)
針對未來戰爭對軍品需求出現的新特點,從軍品采購系統的敏捷響應能力、軍品的敏捷制造能力、軍品生產的可動員資源以及軍品采購模式等幾個方面,對軍品采購系統需求響應機制進行了探討,為軍品采購工作響應能力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參考。
軍品;采購系統;需求;響應機制
Aiming at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litary materials requirements in the future war,the requirements response mechanism of military materials purchase system are discussed in the paper,which include the agility response capability of military materials procurement system,the manufacture capability of military materials,the mobilizable resource of military materials production,and the purchase mode of the military materials.The paper provide the guida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apacity of military materials purchase.
military materials;purchase system;requirement;response mechanism
E257
A
2011-01-10
王海丹(1965-),女,河北保定人,軍械工程學院裝備指揮與管理系裝備管理工程教研室,副教授,研究方向:裝備管理、組織行為與決策等。
1002-3100(2011)04-00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