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生
(唐山礦業公司設備管理科,河北 唐山 063000)
眾所周知,礦山機械設備是構成我國礦山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礦山生產建設規模的逐步擴大,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高,要求對機械設備的管理也有了相應程度的提高,這就要求我們的礦山企業工作人員對此有一定的高度重視和具備一些創新管理方法。
回首過去的"十一五",我國礦山工業的生產技術水平有了明顯提高。按照有關規定,國家將加大對煤礦建設項目的支持力度,已先后有17個煤炭建設項目,由國家開發銀行出具貸款承諾,還將100多個高檔普采工作面升為綜采工作面,100多個普采工作面升為高檔普采工作面。這樣,我國大型煤礦采掘機械化程度將達到95%。中型煤礦的機械化程度將達到80%以上;大型煤礦國內先進水平裝備率達到20%,國際先進水平裝備率達到6%,中型煤礦國內先進水平裝備率達到10%,小型煤礦機械化、半機械化程度達30%以上。這樣分析看來,煤炭需求的急劇增長,上述煤礦采掘機械化指標還會有所突破,這就為礦山機械設備的發展,創新提供了較為廣闊的市場前景。
根據上述的礦山機械設備的發展數量來看,是可惜的,但是隨著礦山企業在一味追求自身經濟效益的同時,忘記了對礦山機械設備的科學合理管理,導致了礦山機械設備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嚴重影響了其使用壽命。
2.1 礦山機械設備存在隱患較多。現在很多礦山的機電設備老、舊、雜,帶病運轉,安全設施和保護裝置不全,和《煤礦安全規程》要求差距較大。很多礦山中老絞車、老的防爆高壓開關、未更換的舊阻燃帶等數量很多。這些設備中,主提升單線制動,高壓開關保護不全,主扇滿足不了礦井風量負壓的要求,加上長時間的對設備的技術測定不及時,測試手段落后,對存在的問題難以發現,事故隱患很多。
2.2 沒有發揮機電管理職能部門的作用。我們知道,現在礦山一般都設置了機電管理部門并承擔著兩種職能:一是機電管理,另一是機電生產。機電管理人員的主要精力放在應付生產上,管理作用沒能充分發揮。同時一些地方煤礦的機電管理機構大量壓縮機電人員,造成管理人員不足,專業組織未能健全,管理網絡經常中斷,機電職能管理作用淡化。
2.3 沒有實時進行機電監察的力度。實際上,在專業性很強的機電安全監察中,又由于專業監察人員少,而機電運輸系統戰線長、范圍廣,安全監察普遍采用抽查式,監察的隨機性大,缺乏全面性和主動性。而現行的執行標準有時又無詳細的操作說明,甚至有的還有一定的回旋余地,無十分準確而清晰的界限,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監察過程中有時難以把握。
2.4 機電技術力量薄弱。我國的礦山因自然條件差,不安全因素較多,一些技術水平較高的人員不愿進入煤礦企業。加上大部分煤礦認為機電屬于輔助性職業,不加重視,不提待遇,造成機電人員思想情緒波動較大,一些技術人才紛紛跳槽,人才極為缺乏,特別是近幾年經過資源整合后并入國有集團公司的原地方煤礦。
3.1 要提高設備的技術含量。首先要充分認識到技術是產品設備競爭的核心,沒有技術的產品設備是難以生存的。其次要發揮技術人員的積極性。重視技術人員在設備管理中的作用,營造技術創新氛圍,形成有知識產權的新產品。還要不斷地引進和吸收新技術。在模仿的基礎上消化吸收再進行創新。
3.2.要建立礦山機械設備的點檢體系。我們礦山企業一定要建立三級點檢責任制。即操作人員、維修人員、技術人員三級點檢責任制,操作、維修每天每班必須對自己負責的點檢項目進行點檢,技術人員對操作、維修人員點檢項目執行情況進行抽查;點檢遵循項目唯一、責任唯一、流程唯一原則。
3.3 要建立礦山機械設備的點檢標準。各機種按本機種設備特征及工藝技術精度的要求,建立統一模板的設備點檢標準。設備點檢標準分為周期點檢標準和日點檢標準。點檢標準包括點檢項目、點檢周期、點檢責任人、點檢方法、點檢的結果、點檢不合格的處理辦法等。根據設備部位對生產、質量、安全影響的程度,將設備點檢部位分為A、B、C、D四類標準進行控制。A為關鍵點檢部分;B為重要點檢部位;C為一般點檢部位;D為難以控制部位。將設備點檢項目按責任唯一的原則進行責任劃分,不同的崗位對應不同的點檢項目,確保點檢項目執行的唯一性。
3.4 要建立礦山機械設備管理信息庫。我們要根據國家和主管部門對礦山企業設備管理的方針和要求,建立相應的設備管理信息庫,把企業設備管理的各個方面的工作,都納入系統處理之中。為煤礦企業提供一攬子管好設備、用好設備、修好設備具體實施方案和辦法。這個實施方案的運作,由系統提供眾多的程序功能模塊來完成。
3.5 要加強信息化建設。我們要更加注重礦山企業的信息化建設,以信息化帶動企業管理的現代化,投資建設了計算機輔助設計局域網。在軟件上我們要普及二維CAD設計并實現產品生命周期管理。要啟動企業信息化建設項目,實現基礎數據管理系統、物流管理系統等,為提高效率和效益做準備。
3.6 要加強礦山機械設備管理經濟技術指標考核。我們知道傳統的設備管理強調的是設備的技術狀態最好;忽視維修費用與管理費用最經濟。我們要打破這種常規,嘗試制作《設備管理技術指標報表》和《設備管理經濟指標報表》。他們能從宏觀的角度反映設備管理的技術成果和經濟成果:要求設備經常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設備維修和管理費用支出合理。
3.7 要加強設備的現場管理與合理維修。在生產中,要抓好機電設備的現場管理,首先要發揮機電科生產和管理的雙重職能,配合企管,安監部門切實做好檢查和考核工作,制定機電經營管理標準化檢查評分辦法,嚴格干部跟班上崗制、防爆設備入井檢驗制、設備維修制,使現場管理有章可循。其次,要嚴格監督檢查考核,各生產職能科室應充分發揮自身的管理職能,堅持一個標準一把尺子,嚴把檢驗考核關,使機電設備滿負荷、高效益地服務于煤炭生產。同時我們要針對生產實際,生產單位要制定機電設備日常檢查、檢修管理辦法,并確定每日檢查、檢修時間。誠然,隨著經濟的發展市場的競爭,礦山機械國內國外市場形勢爭奪也會越發的激烈,但是我們現在并不是礦山機械制造強國,我國制造的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礦山機械高端產品至今并不多。通過自主創新,發展數字化、智能化、生態化與宜人化礦山機械,實現重大裝備,高端成套,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1]謝恩廣.加強煤礦機電設備管理確保設備安全運轉[J].科技資訊.2006.(15):12.
[2]吉慶菊.淺談煤礦機電的設備管理[J].管理與財富,2008年09期
[3]申新莊,楊江鋒.地方煤礦機電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J].中州煤炭,2008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