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剛
(四川省電力公司眉山東坡供電局,四川 眉山 620010)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人民對電力的需求越來越大,同時對電能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何才能有效的滿足廣大用電戶的需求,是電力服務行業對廣大用戶承諾的重要內容。在電力系統供電可靠性中配電網供電的可靠性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但我國長期以來對配電網都不夠重視,因此,在經濟社會的今天,由于市場的競爭的壓力,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配電網供電可靠性指標已成為供電企業關注的話題。為此,本文首先從影響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因素入手,闡述了10kv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為配電網供電可靠性提供參考。
配電網是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安全可靠性將直接影響著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根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用戶停電的主要原因,80%都是來源于配電網故障所引起的。因此,在配電網建設中提高配電網供電可靠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
配電系統用戶供電可靠性是衡量供電系統對用戶持續供電的能力的一個主要指標,它指在統計期間內,10kV配電網對用戶有效供電時間總小時數與統計期間小時數的比值:
供電可靠率=[1-∑ (每戶每次停電時間)/(總用戶數×一年的小時數)]×100%。
隨著電力系統的快速發展,配電網供電系統的可靠性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配電系統直接與用電戶相連,是電力系統向廣大用戶供應電能和分配電能的重要環節。中壓配電網覆蓋每條街道,再通過低壓配電網延伸至每個用電客戶,一旦配電系統或設備發生故障或進行檢修、試驗,就會造成系統對用戶供電的中斷,會給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和損失。
但長期以來,我國配電網的發展一直有些滯后,不能滿足廣大客戶的需求,因此供電企業必須加強對配電網的建設與改造,提高供電可靠性以適應電力行業發展的要求。
2.1.10 kV配電網電氣設備故障與配網線路故障
10kV配電網各種電氣設備、配電線路,在運行中都有可能發生不同類型的故障,從而影響系統運行與對用戶的正常供電。
2.2.配電網網架結構不合理。目前,由于受110kV變電站布點與區域負荷中心存在著比較大的矛盾,導致10kV配電網網架布局不合理,供電半徑大,供電面廣,導線截面小,線路無互代能力,停電往往是一停一片,一停一線,嚴重影響了配電網的供電可靠性。
2.3.配電線路管理水平落后
由于部分電力線路管理人員的業務技術水平較低,管理水平差,在事故處理時機動能力不強,給提高配電網可靠性造成了不少的困難。
2.4.配電網自動化系統尚未健全
我國目前配電網事故處理自動化程度較低,花費的時間很長,恢復供電慢。人工倒閘,人工數據采集時技術水平與管理手段落后。
2.5.環境方面
地理條件、自然現象和環境影響的防護水平低;社會環境條件及宣傳工作情況不力。
2.6.負荷及上、下級網絡方面
負荷高低及分布情況;負荷的增長;上下級網絡的影響,包括電源容量、網絡結構、性能和管理水平等。
2.7.人為誤操作事故
供電可靠性管理是一種全電力行業的全面安全和全面質量管理,它反映了一個供電企業的電網狀況,供電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供電可靠性的提高,將愈來愈得到社會的重視。
3.1.針對目前10 kV配電網樹狀結構線路,應考慮將相鄰10 kV配電線路進行聯絡。同時大力對配電進行建設和改造,增大線路導線截面,在滿足目前負荷的情況下留有適當的裕度,當線路出現故障或停電檢修時,可通過相應的操作,減少停電范圍,提高供電可靠性。
3.2.選擇合理的電力系統結構和接線。提高送電線路的可靠性,對系統中重要用戶采用雙電源供電。
3.3.制定合理的運行方式。
3.4.建立并逐步實施配電網絡自動化。隨著城鄉建設的發展,對有條件的地方應選擇合理的與本地相適應的綜合自動化系統方案,配網自動化在實施一整套監控系統的同時,加強對電網實時狀態、設備、開關動作次數、負荷情況、潮流動向等數據進行采集,實施網絡管理,擬定優化方案,提高供電可靠性。
3.5.重視線路斷路器位置的選擇,將線路進行合理的分段。在主干線路、重要分支線增設線路斷路器,這樣可把線路分為若干段,當線路出線故障或計劃檢修時,減少停電范圍。
3.6.在人口較集中、樹線矛盾突出的地方采用架空絕緣或地下電纜敷設。
3.7.中性點接地和配套技術的應用。隨著電纜的廣泛采用,對地容性電流越來越高,中性點運行方式的改變和配套技術的應用,是改善系統過電壓對設備的危害,減少絕緣設備破壞造成的事故,增強饋線自動化對單相接地故障的判別能力的重要手段。
3.8.增大導線截面,提高線路輸送容量。
3.9.增設10kV開閉所,增加10kV出線回路數,縮短10kV線路供電半徑。
3.1 0.增設變電站之間的聯絡線,提高各站負荷的轉供能力。
4.1.加強停電計劃管理,避免重復停電在制訂停電計劃時,要將預檢、大修等作業計劃好。在檢修管理工作中將可靠性管理與生產計劃管理緊密結合,安排每項檢修時,各單位配合工作,合理高效利用停電時間,最大限度地減少重復停電,縮短停電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4.2.重視配電網中設備的選型和更新
利用電網改造對配電網設備進行重點改選,加大及推廣先進設備應用水平。大力推廣采用免維修,免維護設備,如全密封S11型節能配變、SF6開關、真空開關等。通過先進設備的應用,減少對設備檢修次數,提高供電可靠性。
4.3.提高業務人員技術水平
提高業務人員技術水平,從管理、技術、科技思維以及電力營銷上,都要加強配電人員的自身素質建設,為供電可靠性創建一個良好的氛圍,杜絕各種可能的人為誤操作。
4.4.利用配網自動化手段進行故障管理
實施配網自動化,重點加強饋線自動化,采取的措施包括故障檢測、定位、故障點隔離。
4.5.加強配電設備、配電線路運行管理
嚴格按照規定對電氣設備、電力線路進行巡視、維護,建立詳細巡視記錄,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處理。并根據季節性特點做好預防工作,有針對性地開展特巡、夜巡,減少事故隱患,消除事故萌芽,確保配電設備、配電線路的正常運行。
4.6.加強線路設備的檢查
定期做好線路設備防雷、防小動物措施,經常檢查線路設備防雷裝置及引下線和接地體的銹蝕情況,并按周期做好避雷器、桿塔接地電阻等的測量試驗工作。
4.7.加強用戶用電安全檢查工作
定期做好用戶用電安全檢查工作,及時做好對用戶用電安全檢查工作,及時發現用戶用電安全隱患,及時予以消除,杜絕因用戶設備問題造成線路跳閘,影響其他用戶的供電。
在電力系統中配電網直接關系到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的生活用電。因此,必須對配電網供電的可靠性加大力氣進行整改和提供有效的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才能保證電網安全,創造較高的經濟效益,使配電網的供電可靠性指標逐年提高。
[1]劉乃華,李永軍.供電可靠性管理[A].華東六省一市電機工程(電力)學會輸配電技術研討會2002年年會山東電機工程學會交流論文集[C].2002年
【2】周志敏.提高供電系統可靠性的措施[J].中國設備工程,2004年05期
【3】艾東福,郭相印,李光.談如何提高農網的供電可靠性[J].河北工程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02期
【4】唐仕鐳.提高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探討[J].貴州電力技術,2010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