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英
(遼寧省盤錦市財政局,遼寧 盤錦 124010)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的深入進行以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不斷的完善,極大的改變了我國公共財政所面對的環境。當前我國正在積極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完善的公共財政體系對于整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得以順利建設的重要保證。當前我國的財政體制改革起的了很大的成功,極大的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但是在財政體制改革的過程當中也暴露出我國公共財政存在的一些問題。文章對當前我國公共財政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有針對性的提出了改進的建議,促進我國公共財政的發展。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不斷的完善,在市場經濟浪潮的沖擊之下,很多政府在進行公共投資的過程當中都沒有從當地的實際情況出發,在投資的過程當中存在著很大的盲目性。很多政府為了政績,大力進行一些面子工程的投資,如很多地區不顧當地居民的意愿而興建廣場花園,浪費了大量寶貴的土地資源,同時也造成大量投資的浪費。沒有考慮當地的人口密度和客流量的實際情況而興建大型機場,造成客源嚴重不足,而虧損運行,每年政府還要補貼大量的資金,加重了政府的財政負擔。而政府在公共福利等方面的投資所占比例很小,不利于改善人們的生活。
當前我國的國債資金在使用和投資上存在很多的問題,比較普遍的就是使用分散,沒有充分的發揮國債集中能力辦大事的優勢,使得國債的集中優勢被大大的分散。很多國債投資的項目管理不嚴,存在偷工減料的現象,成為豆腐渣工程。還有很多地方的一些部門對于國債的使用存在不規范,甚至挪用、貪污國債資金,給國家帶來巨大的損失。這些問題嚴重的危害了公共財政的實際效果,導致公共財政沒有發揮其原本的作用。我國的相當多的一部分國債的采用市場化運作,雖然有著較長時間的使用期限,但是還是存在著還本付息,不應該當成完全無償使用的財政資金來進行使用。
政府通過公共財政的投資為民營經濟的發展創造必要的條件,引導民間資本合理的運行,然而當前很多地方政府將財政資金投入到微觀經濟領域,從而獲得較大的收益,這樣做嚴重的排擠了民間資本的發展,造成大量的公共財政將民營資本排擠出很多的行業,嚴重的制約了經濟發展的活力,不利于民營經濟的發展壯大,造成財政資金無法對民營經濟起到拉動和引導作用,造成政府與民爭利,這嚴重的違背了公共財政促進經濟發展的本意。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繁榮,極大的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收入水平不斷的上升。但是應該開到,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不斷的提高,逐漸的出現了收入不平衡的趨勢,主要表現就是人們之間的貧富分化越來越嚴重。而且我國的經濟區域發展很不平衡,基尼系數不斷的增加,這就使得少數人占有了多數人的財富,長期下去對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乃至整個社會的穩定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適當的稅收優惠政策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可以起到積極的作用,但有些經濟特區、新區、各類開發區等區域性稅收優惠政策層次過多,過于繁雜,造成外資企業和內資企業稅負相差太大,苦樂不均,不是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競爭,不符合國民待遇原則;在優惠方式上過多依賴直接減免,先征后退等形式,手段比較單一,加劇了稅收流失,造成了地區之間惡性稅收競爭,違背了公共財政提倡的公平原則。
針對當前居民消費需求不夠問題,應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積極推進社會保障事業發展,把居民潛在的消費需求變為事實,除了加大收入分配體制改革,以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特別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提高居民的購買力外,還可以考慮發行社會保障特別國債以充實社會保障基金,擴大社會保障的覆蓋面,來提高居民對未來的穩定預期,增強全體居民的安全感,從而提高消費水平和傾向。
要調整財政支出范圍,增加社會保障支出。政府的資源配置要全部退出競爭性領域,提高對基礎設施、社會保障、科學教育、環境保護。國防等公共項目的支出,為經濟持續增長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盡快建立起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增加社會保障支出的份額。在社會保障資金的籌集方面,除通過增加財政投入、國有股變現等方式外,還須盡快開征社會保障稅[3]。
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一般來說,在公共產品與私人產品結構的合理配置上,總是私人產品所占的比重較大一些,而公共產品的比例較少一些,因為滿足溫飽生活的物品往往以私人產品為主,而當生活水平逐漸提高時,則會對公共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大。也就是說政府這在實施公共財政投資時,一定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量力而行,進行科學、民主的決策,盡可能減少因重復建設、盲目投資而造成的損失,真正發揮公共財政其應有的作用。
財政部門在使用國債資金進行公共產品投資時,應該采用先進的財務管理理念,堅持出資人的資本成本回報權利;增強國債資金的投向和用途的透明度,加強國債資金直接投資的管理力度;嚴肅查處擠占、挪用、貪污國債資金的人和單位;狠抓工程質量,實施國債項目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唯有如此,我國公共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才會得到提高。
改善國債投資的使用方式,適當減少直接投資,逐步增加間接投資的比重,即采取財政參股、補貼、貼息等辦法吸引民間投資。對國債的使用方向,要加快在建項目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做好“填坑補洞”的后續性工作,提高項目的使用效益;要加大對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和生態工程的投資力度;要通過貼息等方式擴大國債對高新技術產業和對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的支持,促進產業的技術進步和升級換代。
同時要為私人消費與投資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如推行有利于消費信貸制度建設和資本市場建設的財政政策來達到政策目標。而要做到這一點,僅僅依靠政府的直接投資是不夠的,從長遠看,盡快激活民間投資和居民消費需要至關重要。應該說,在這方面,我國尚有很大的潛力和政策空間。在激活民間投資方面,財政在繼續投入,興辦資本密集型產業規模較大工程項目的同時,也應考慮勞動密集型而又一定技術含量的中小型建設項目。
[1]李永友,叢樹海.我國相機財政政策的波動性研究[J].財經科學,2005,(01).
[2]蔡江南.試論我國周期性和結構性財政赤字[J].財經研究,1990,(11).
[3]陳共.創建新型財政管理模式的一本新著——評《中國財政管理》[J].財貿經濟,20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