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路晶
(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天津 300191)
全國高職院校職業技能大賽已經在天津成功舉辦了3屆,在此期間涌現了一批高水平技能人才,促進了全國職業院校技能水平的普遍提升,其深遠影響和積極成效在已初步顯現。在我國高職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一種新的類型,辦學歷史不長,經驗不足,一直在摸索中前進,而職業技能大賽的舉行,對高職人才培養方式有一定的導向和引領作用。通過職業教育技能大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動手能力、進取精神和合作意識,推進職業院校與企業和市場更好地"零距離"對接,推進職業教育更有效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職業教育必須堅持以就業為導向、能力為本位,技能訓練與素質提高緊密結合,教育教學與生產實踐緊密結合的發展方向。技能比賽已成為高職院校一項常規的教學活動。另外,從全國到各省市都有不同級別的職業技能大賽,學生的廣泛積極參與,營造了職業教育的良好氛圍,為我們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改革指出了方向。
技能大賽技術含量高,技能要求復合度也高,突出了職業教育對技能人才培養目標的高要求。教育部《關于以就業為導向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提出了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高等職業教育應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因此,我們在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盡量做到以賽促教、賽教結合、強化技能、知行合一。"以賽促教"--通過技能大賽,促進教學模式的創新、促進教學內容和教學組織形式的創新,注重以"知識、能力和素質三位一體"的教育思想組織安排教學,實行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做一體化的項目教學模式,最終促進學生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提高。"賽教結合"--技能大賽只是對教學成果進行的最終評價,我們應把最主要的工作集中在培養職業技能如何融入到教學中,以大賽帶動教學,促進賽教一體化。"強化技能"--培養學生的一技之長、崗位適應力。"知行合一"--促進理論與實踐的貫通、知識與技能的交融,促進學生的均衡發展。
職業教育隨著國家的快速發展正在提速,二十一世紀,技術與工藝的全球化腳步越來越快,職業教育只進行單一的職業崗位培訓已經遠遠不夠。培養復合型人才,積極探索"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使學生具有勝任新工作、適應新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在提高學生職業技術技能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方法能力、專業能力、社會能力和關鍵能力。實現人才培養的最終目標--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
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模具專業為例:在與企業的合作中,聘請行業、企業內在專業領域工作多年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產品設計人員、生產工藝員、模具調試工等作為我們相關專業實踐課程的兼職教師,并與專任專業教師組成"專項工作組",挑選企業的典型項目和典型產品,將其引入教學環節,以企業實際項目和實際產品制造為內容組織教學,指導學生實習實訓。另一方面,依靠校外實訓基地,將模具專業教學搬進企業,利用其技術的前沿性和專業技能的適用性,讓學生實際感受企業工作生產的氛圍讓學生參與產品設計、工藝制訂、產品生產制造、質量檢驗,強化學生的企業經歷培養。另外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自2008年起模具專業就和世界五百強之一的麥格納公司在天津的企業---麥格納(天津)模具技術設備有限公司開始商談,為該企業定向培養學生,采用以"2+3形式,即兩天在校學理論三天在企業進行實訓,雙方共同制定教學計劃,學校單獨為他們組建教學班,針對其特點,有針對性的進行授課,經過近兩年的運轉,學生不論從學習上有所提高,實踐中獲得了極大的豐富,企業對學校和學生非常滿意,認為這是一項切實可行的教學實踐,學校為學生找到了就業單位,學生找到了這樣規模的企業感到滿意,企業也縮短了尋找和培養技能人才時間,實現了三方共贏。現已辦了兩屆,達到了預想的結果。
目前高等職業教育教學工作還有學術化傾向和課程教學的知識化傾向。而轉變這一傾向的突破口之一,應當是著力構建基于能力培養、注重發展學生特長與個性、適應高職教育特點與學生發展需要的職業技能教學競賽體系。
根據技能比賽項目要求,擔當教練的專業課教師必須是"雙師型"教師。"雙師型"教師是持有雙證、且具備相應素質與能力的專業教師。從形式上看,"雙師型"教師必須擁有中級以上教師資格證書與高級工以上技能等級證書。從能力上看,"雙師型"教師必須具備兩個方面的能力:一方面,他們具有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理論知識,掌握教學規律與方法,有較好的教學技能;另一方面,他們必須對行業實踐有足夠的了解和經驗,具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能理論聯系實際,勝任專業技能訓練。專業教師的知識要綜合化。在項目教學中,一個項目牽扯到的知識往往是多學科的,如果教師的知識面窄,對整個專業的把握不全面,是無法完成該項目的教學,也不可能在項目過程中為學生答疑和提出好的建議,無法指導學生訓練。這就要求專業教師學習理論的同時更要加強技能訓練,提高操作能力。對于學校而言,必須加強"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建立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特色鮮明的"雙師型"師資隊伍,以推進職業教育又快又好地發展,輔導更多的學生在技能大賽中取得好成績。
為提高學生技能水平,技能大賽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不僅要求參賽選手比技能,而且要考理論知識,以高級工的標準和要求,從應知和應會兩個方面進行雙重考核和比賽。因此在促進學歷教育的同時,同時也重視學生的技能訓練,特別在學習理論的同時,拿出一半的課時,用于學生的動手訓練。在通往職場中,要經歷基礎學習,專業基礎學習,專業能力學習,設計室設計,實訓車間操作,企業頂崗實習若干階段,最終獲得學歷證書,各種操作技能證書。充分反應整個學習過程都是圍繞基于工作過程的學習,才能達到與企業的無縫對接。
總之,高職院校必須確立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辦學指導思想,通過教學改革、教師培訓和各級各類競賽、實踐活動,把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擺到突出的位置,增強學生對新技術、新市場環境的適應性,切實提高他們在勞動力市場的競爭力。舉辦職業技能大賽,就是為了充分發揚職業教育的特點和優勢,推進職業教育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為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1]王剛.我院學生職業技能競賽體系的構建[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7).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國高教學會產學研合作教育分會主編.必由之路-高等職業教育產學研結合操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工學結合高職模具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開發《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