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廣忠
(南堡開發區第一中學,河北 唐山 063305)
初中物理實驗是借助物質的具體形態來幫助學生認識物理概念,利用有一定條件控制的物質運動變化過程來認識、總結、探索物理規律的過程。換句話說,物理實驗就是借助“物”來認識“理”,利用“物”來探究“理”的過程。初中物理實驗包括演示實驗、學生實驗、課外小實驗以及課堂內外進行的一些實物觀察。而實驗教學就是以實驗為根本方法的一種教學活動。在我個人看來,初中物理教學的關鍵是搞好實驗教學。
結合我校物理實驗教學實際情況,談談本人對物理課堂實驗教學的一些認識和在其創新思路方面作出的一些大膽的嘗試,僅供大家參考。
初中物理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研究物理問題的根本方法是進行觀察和實驗,物理實驗既是物理教學的基礎,也是物理教學的內容與手段。通過實驗,不僅可以構建教學的知識體系,而且也是學生發現物理現象、探究物理原理等的重要手段??梢哉f各種類型的物理實驗,具體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較為豐富的感性認識,強化了學生的感知并糾正在感知中形成的錯覺,以此達到學生豐富感性材料的儲存及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目的。
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角色應該從以往的那種“授業者”轉變為“研究者、探索者、合作者、服務者”。物理實驗教學也該如此,應拋棄以往的“口頭式”的實驗教學,改變以往“教師教的枯燥、學生學的乏味”的現象,真正體現出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更重要的是將以往課堂的演示實驗敢于搬到學生實驗中來,使學生實驗的動手率提高。讓學生通過自身的體驗和感悟,真正地達到對知識的理解。同時也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學生的物理術語表達能力,避免了學生回答、解釋物理問題時的語言生活化。
除此之外,在進行實驗教學中,根據教學目的,要求教師向學生介紹有關實驗的思路、設計方法、實驗設備、實驗儀器的使用等方面的知識,并能對實驗結果進行科學地分析并加以說明。通過實驗教學,學生可以初步了解和掌握物理學科學實驗的基本思路、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為今后從事物理科學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礎。
2.1 大膽采用探索式實驗的教學方法。在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中,課堂演示實驗一般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是接受者,沒有直接參與,這樣不利于其創新能力的培養。在這樣的課堂中,要將演示實驗改為探索性實驗,讓學生充分去動腦、動手,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激發。打比方說在講授“阿基米德原理”時,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教師可先讓學生猜想:可能與深度有關,也可能與物體的密度有關,還可能與物體的形狀等有關,可激發學生熱情,培養直覺思維能力,然后分組合作進行試驗探究。
2.2 多做教材中沒有的實驗?,F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實驗幾乎是書本上的。在實際教學中,教材上沒有的實驗教師也要盡力去做。統一實驗也要舉一反三。開發老師創新思維的同時也開發了學生的思維??梢允褂脤嶒炇宜鋫涞钠鞑?,也可以自備自制教具,甚至可以把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加以有機組合利用,用來作為實驗器材。一些經驗告訴我們,一個成績優秀的物理學生對物理現象和物理過程具有很強的“悟性”,這樣的“悟性”源自于平時的感性認識。對物理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期最大的困惑不在于自己的智力因素,而是缺少對生活的用心觀察。因此作為一名物理老師,最重要的任務是盡一切可能在課堂上給學生展示豐富多彩的物理現象和物理情景。
2.3 做好實驗教學的自主性,突出“新”。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過程要給學生留有較充分的思維空間。充分發揮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在老師指導的基礎上,培養學生逐步形成獨立設計實驗步驟,獨立選擇實驗器材,獨立進行操作實驗,獨立設計記錄表格,獨立分析實驗結果的能力,使學生能夠獨立地提出問題,尤其是能在別人看來沒有問題或不可能有問題的地方提出有新意或有價值的問題,體現創新能力。
2.4 實施創新思維的培養。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智力,發展邏輯思維能力,而且還應該把培養創新思維放到突出位置,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以下就如何在中學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方面進行探討。首先,應盡量創設情景,啟發求異,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培養創新思維.思維的廣闊性是善于從多方面、多角度、不依常規地思考問題。學生思維的廣闊性是創新思維的起點,是學生樂思、好思、善思的催化劑。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設情境,啟發學生求異,引導學生發散思維,鼓勵學生敢于打破常規,別出心裁和勇于標新立異,從多角度、多側面、多方位進行大膽嘗試,提出合理、新穎、獨特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3.1 教師要以身作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在初中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從根本上改變對物理實驗的看法,因地制宜,盡可能的多做延伸意義上的實驗教學,以此提高學生對實驗教學的興趣,這樣既發揮了教師的主導性作用同時又達到學生增長知識的效果。另外,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進行選擇,而這些活動又以其小型、靈活、生動多樣的特點,吸引著不同的學生,滿足不同程度、不同性格、不同興趣學生的需要,有助于因材施教,調動全體學生的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有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和智力的開發,同時促進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接受。
3.2 教師要有所專。這主要表現在中學物理實驗教師身上,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物理知識和生活常識,如果不在這些方面加強自己,只能使學生對實驗的學習變得生硬、死板、僵化、教條、機械,在某種程度上違背了素質教育的目標。
[1]馮海燕.論初中物理課外實驗的開展[J].中學生語數外(教研版),2009,(02).
[2]李正山.張家浪.探索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方法.學校管理,2009,(01).
[3]梁愛東.新課程理念下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思考.硅谷,2009,(14).
[4]丁春海.如何在實驗教學中提高初中生物理學習興趣[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