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伏樹
筆名藍溪,福建安溪人,現供職于泉州市鯉城區委。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詩研究會理事。著有散文集《閱讀人生》、散文詩集《田園風光》等。曾獲“福建省第二十四屆優秀文學作品獎暨第六屆陳明玉文學獎”。
讀人
“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讀你千遍也不厭倦,讀你的感覺像春天”,這是知己物語,是極致的表達,是可遇不可求的。喧囂塵世,茫茫人海,我們會和什么樣的朋友邂逅相遇?幾乎有無數的可能性和偶然性。但身邊有這樣一些朋友無疑是幸運的:如果他們的思想理念、人格魅力,或深或淺地影響了你人生之路;如果你與他們的交往,會使你的生活平添了些許幸福和溫馨。
他們都是一些什么樣的人呢?
他,機敏多才,開朗豁達。他是天生的樂天派,就像笑聲朗朗的云雀,總把荒野的愁苦都留在自己的巢里,只把歡歌笑語帶上藍天。他一來到你身邊,你的心情立馬陽光起來,你生活的枯燥與工作的單調,好像因了他而悄悄消隱,生機盎然。
他,溫潤如玉,悠然雋永。他身上永遠洋溢著儒雅之風,你對社會和人生的惶惑,經他巧撥妙引,如行到水窮處的閑云,臻于無痕。他顯然不屬于“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那一種人,話不多,常常三言兩語,可簡潔明了,干凈清亮。
他,詼諧睿智,飄逸瀟灑。他是智者,如“神來之筆”的識見,幽默樸素的演繹,會引得你,還有你的前后左右言笑宴宴,情趣融融,生活的苦悶和哀愁也似隨風飄去。要是與他結伴游覽,你不一定聘請導游,山山水水在他的點引下定然逸趣橫生。
他,方直挺拔,正氣浩然。樂則歌,悲則哭,怒則罵,一如童蒙未開之赤子,他不知社會技巧、人情委曲為何物。有時你想,要是戰爭年代,你就帶上他,或者跟著他,雖鼎鑊在前,刀鋸在后,他都不會出賣你。他對社會的丑惡現象金剛怒目,常引起你的共鳴,但他對你的缺陷也洞若觀火,對你的批評一針見血,直叫你臉紅耳赤、心驚膽跳。他甚至沒讀過蘇浚“道義相砥,過失相規,畏友也”之宏論,但你知道他對你的尊重和關愛,是一種發自靈魂的芬芳,不在乎形式,隨時地、自然而然地散發出來。
他,老到圓熟,沉著穩健。如扎根萬壑的遒勁蒼松,閱盡滄桑,兀自蔥蘢。他與人為善,心氣平和,說話慢條斯理,密不透風。那即使嚴厲也充滿藹然的目光會鼓勵你戰勝孤獨和自私,走出陰霾。和他交談,你可能會對枯燥乏味的辯證法產生興趣,甚至會對漢文字的精微咀嚼生津。
他,胸中無物,眼底無人。無物,無塊壘也,故山川大地,蟲魚花鳥,都足供筆端,丘丘壑壑,楚楚有致;無人,無視障也,故諸子百家,高官平民,只是他尋常交往,不冷不熱,不卑不亢。他,永遠如清風拂秋水,不黏不滯;如黃鶴渡青枝,去留無蹤。
他,平平淡淡,簡簡單單。你和他相互之間,有惦記,疏淡,卻甘甜;有問候,平常,卻溫暖;有友情,清澈,卻長遠;有信任,無言,卻真切。他知識不多,收入不多,但幸福多。每天早上你看見他邁著匆匆的腳步,踩著破舊的自行車趕去上班,臉上總帶著自信的滿足的微笑,你知道那是他專注于工作,而工作就是他的價值,他的幸福所在。
他,善良淳樸,憨厚木訥。他三錐子扎不出一句話來,可那熱血心腸在日常生活中常伴你左右,日子長了,已經變成一種深入骨髓的甜蜜,縈繞成一團幸福,緊緊裹住你的心靈。特別是,在你尷尬的時候,在你窮困潦倒的時候,在你絕望無助的時候,他默默地站在你身后,堅定地支持著你,使你更冷靜、更堅韌。
雨果說得好:“做一個圣人,那是特殊情形;做一個正直的人,那是為人的常規。”你這些朋友都不是圣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但他們尊重他人的人格,呵護生命的尊嚴;注意他人的存在,理解他人的處境;他們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崇高;他們對生命價值的認識,對自然的親近,對真善美的追求,都曾感染了你,乃至曾提拎起你一度失落的精神支柱和人格世界。沾溉其中,你的心靈曠野就這樣一天比一天無雜草、少塵埃,獨立人格、進取精神的種子,同情、憐憫、博愛的胚胎就這樣一天天悄然發芽、生長。
當然,一生中你也必然遭遇這樣一些朋友——如果他們曾經也可以被你稱做“朋友”的話:
他,剛愎自用,自命不凡。一言一行總壓制著懷才不遇的氣息,一舉一動總散發著縱橫捭闔的驕橫,你至誠與他交游的雙眸總會被他的不屑和游離深深灼傷。
他,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