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使整個可口可樂公司在一夜之間化為灰燼,僅憑‘可口可樂’這塊牌子,他就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東山再起。”“可口可樂之父”伍德拉夫曾如是說。
伍德拉夫的自信,固然來源于“可口可樂”的“品牌+保密配方”。
同樣的模式回歸到A股市場,可以有如此底氣的公司至少有三:貴州茅臺(600519.SH)、云南白藥(000538.SZ)、東阿阿膠(000423.SZ)。
“跑贏大市、抗通脹品種、牛散駐扎地”,券商報告戴紅花最多的少不了上述類型的股票。
東阿阿膠在今年實現了連續的六次提價之后,更相比去年同期漲幅一倍有余。
從資本市場炒作的概念來看,除了這些股票以提價帶來的強勁漲勢之外,獨有的稀缺資源、保密的配方工藝、較高的毛利率、行業龍頭地位似乎是其共同的特點。
去年底,山東省物價局的通知規定,阿膠等產品不再納入政府定價管理范圍。這標志著,未來東阿阿膠可以根據企業經營成本自行定制產品的價格。
于是,市場人士也開始紛紛猜測,東阿阿膠是否會成為資本市場炒作的下一個茅臺?
變身奢侈品
說到阿膠,大多數人最先想到的是東阿阿膠。這不僅源于其獨有的阿膠水以及復雜的秘制工藝,還有每年嚴格的在冬至日的熬制時間,都成了市場上稱之為“稀缺”的因素。東阿阿膠之于資本市場,是一類很獨特的存在。如果按市值大小、收入規模來看,它只是個小公司,但如果按照凈利潤與銷售毛利率來看,又符合“金種子”指標。
去年,東阿阿膠開始進行了一系列提價,使東阿阿膠從“平民的滋補品”搖身變成“高端保健品”,其出產的九朝貢膠更是價格上萬,堪比奢侈品。
雖然資本市場帶來了暫時亢奮表現,但是市場卻呈現截然不同的反應。
據2011年東阿阿膠的中期業績顯示,其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12.8億元,同比增長2.92%,其中阿膠及阿膠系列產品營業收入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