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熬出來的民族壽險巨頭——
15年,有的公司成為傳奇,有的公司成為往事;
15年,中國誕生了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也打造了最賺錢的大公司;
但是,在這一輪中國大公司崛起的浪潮中,卻找不到一家可以稱得上偉大的世界級公司。
顯然,在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康人壽)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東升看來,“偉大”是一個值得玩味的詞兒,他甚至對于自己在泰康人壽15周年慶典上所做的演講題目中是否用到“偉大”,而反復思量。
“我們現在只是打了一個基礎,偉大,可能要三代人的努力才能成就。”8月接受《英才》獨家專訪時,陳東升用充滿思辨意味的講述方式,向記者解讀了泰康的過往與將來。幾天之后,陳東升以《成就偉大夢想共建美好家園》為題,在慶典上作了主題演講。
截至2011年6月30日,泰康人壽總資產近3300億元,半年利潤超15億元,償付能力充足率超173%。而在過去的15年間,泰康人壽總資產復合增長率達51%,有效風險保額達3.5萬億,成立以來保費復合增長53%,市場占有率提升至8.2%。
無論如何,這些數字足以廓清泰康人壽在行業中的商業企圖。不過,此時以“偉大”為題,陳東升恐怕更多是意在用宏偉的愿景激勵自己的團隊,而非對過去15年的概括。
因為,現實的壓力,顯而易見。
2011年以來,受到宏觀經濟形勢、銀保新規、以及消費者理財偏好等因素的綜合影響,壽險行業整體受到沖擊,增長放緩。對于專注壽險的泰康來說,新形勢意味著更大的挑戰。盡管如此,泰康仍取得了半年規模保費超507億的不俗成績。
相比財險保費同比增長16.93%,步入高景氣周期,上半年壽險市場保費收入同比下降5.05%,陷入低迷之中。而根據7、8月的數據顯示,壽險保費收入仍然處于下降通道之中,暫無回升趨勢。
有分析人士評論認為,壽險保費的下降也倒逼了險企加速轉型。實際上,各家險企早已開始著手在新環境下的競爭準備。
8月間,新華人壽保險公司獲得保監會批準,并在上交所和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計劃融資40億美元。不出意外,進入I P O倒計時的新華人壽也將是繼中國平安(601318. S H /02318. H K )、中國人壽(601628.SH/02628.HK)以及中國太保(601601.SH/02601.HK)后的第四家A+H上市的國內保險公司。
除此之外,人保集團的整體上市、中國再保險集團的上市計劃也相繼浮出水面,進一步烘托了保險企業新一輪資本角力的氛圍。
一直以來,關于泰康人壽A + H上市的消息不斷流傳,但始終不見動靜。今年3月間,高盛集團有限公司獲得泰康人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