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困生猶如遲綻的花蕾,關愛和幫助他們是教師的責任,在教育教學中給他們多一點肯定,多一點關愛,多一點溝通,就會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關鍵詞:遲綻的花蕾;理解尊重;激勵表揚
俗話說:“人有不同花有別樣紅”。每個班級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在智力上有聰慧遲緩之分,體質上有強弱之別,品行上有高潔頑劣之差……總之,參差不齊。在一個班級里總零零星星地有幾個“遲綻的花蕾”,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班風的形成,影響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
這些“遲綻的花蕾”和其他的學生一樣,有著極強的自尊,同樣渴望得到老師的理解尊重和關愛。如果教師對他們不理不睬,甚至諷刺挖苦,就會產生自卑和強烈的逆反對抗心理,導致破罐子破摔。列寧說過:“沒有對人真誠的感情就沒有教育”,因此在教育的過程中,讓他們感覺到老師目光中時刻包含的深情、言談中洋溢的關愛和友情、談心交流時的尊重和理解,把他們的喜怒哀樂放在心上,及時地為他們排憂解難,形成愛的氛圍。師生情感的交融,不僅為他們營造了學習的氛圍,而且也為他們建立了彼此信任的橋梁。
莎士比亞說:“贊美是照在人心靈上的陽光,沒有陽光,我們就不能生長。”自信心對學生的成長是很重要的,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細心地觀察他們,抓住他們的閃光點,哪怕是點滴進步也要及時熱情地激勵表揚。好學生的長處就像金子特別容易讓人發現,而這些“遲綻的花蕾”的優點總是和泥沙混在一起的。作為教師不應只享受拾金子的快樂,而更要有沙中淘金的信心和毅力。要知道一聲小小的夸獎,可能會讓學生感到老師的關注和關愛,心里倍感溫暖,產生無形的動力,增強自信心,進而更加信賴老師,敞開心扉。
雖然這些“遲綻的花蕾”學習上有一定的困難,但他們有各自的興趣和愛好,對課外活動有較高的積極性,喜歡表現自己。針對這一特點,組織他們開展各種形式的課外活動,發揮他們的特長,讓他們的興趣愛好有充分展示的機會。同時教師充分利用教室墻壁這塊寶地來顯示學生們的靈性。在墻壁上粘貼成績提高的試卷,優秀作文,繪畫佳作,設制書法薈萃,手抄報展等欄目,發現孩子的內在潛能,培養其對成才的欲望。因為機會不僅能帶給他們一次全新的嘗試,一次自主的思考,而且能讓他們在動手動腦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總之,教育的過程是沒有間歇的,教育的總根在于愛,教師對學生的愛應像涓涓細流,師愛的傳導需要具有特殊性,這些“遲綻的花蕾”更需要給予細膩的愛心呵護,在愛的澆灌下讓其茁壯成長,相信他們在園丁的精心撫育下也會吐艷開枝,為滿園的春色添香。
(作者單位 陜西省西安涇河工業區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