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除了教給學生漢語拼音、組詞造句、掌握課文內容、寫作文的基礎知識外,更重要的是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學生從小就想創新、敢創新,從而發展到能創新,在創新能力的培養上不斷得到啟迪和提高。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
一、積極培養小學生創新意識的必要性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是呼喚創新的時代。江澤民同志在全國科技大會上特別強調創新,他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
從素質教育的要求來看,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需要大力加強。如果我們只是圍繞升學,把學生引入只能死記硬背書本知識的歧途,就不可能培養出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因此,我們要通過語文教育,積極培養小學生從小樹立創新意識;激勵學生積極思維,鼓勵和啟發學生“敢想”,勤于和善于思考;要以科學理論為指導,面向實際,注重實踐,善于創造,善于提出自己的新見解,解決新問題具有創造sJ7UxKjBGzVOA0qM3aO4Ig==應變的能力。
二、注意發揮語文學科的思維功能,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真正的教育必須培養出能思考會創造的人?!弊⒁獍l揮語文學科的思維功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是語文教學中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一個重要內容,即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學習能力。
兒童時期是創新思維培養的最佳時期,他們往往憑借著敏銳的觀察力,直接理解,整體判斷,迸發出靈感,豁然頓悟,創造想象等認知事物、思考問題,這些便是創新思維的重要表現形式。
我在教學《第一次跳傘》時,從文章內容與生活實際的聯系中啟發學生思維?!兜谝淮翁鴤恪返谖遄匀欢沃杏羞@樣一句話:“我好像到了另一個世界,又好像穿著救生衣漂浮在碧藍的大海上?!蔽疫@樣啟發學生思考:為什么“我”會有這樣的感受——好像到了另一個世界,又好像穿著救生衣漂浮在碧藍的大海上?請同學們想想,“我”平對生活在哪兒,他看到、聽到的是什么?大海是怎樣的,與天空有什么相似之處?在文章內容與生活實際的聯系中,學生積極主動思維的閘門一下子被打開了,學生從積極思維中更深刻地體會到作者感受的真切及表達的精當。
三、加強語言文字訓練,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無疑要以語言文字為載體,以語言文字為中介,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中完成。如何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
1.要根據語文學科教學改革的要求,大幅度地減少教師在課堂上繁瑣的分析、過多的講解,以保證學生擁有動口、動腦、動手進行自主學習、思考、練習的充分時間。
2.要緊緊地抓住語文訓練這一重要環節,讓學生下苦功,磨煉自己的語文能力。在語文訓練的內容選擇方面,要從教材的實際以及學生的年級實際出發,設計的練習要簡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