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構建有效課堂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建立在科學理論基礎之上的有效課堂教學模式必須要有相應的保障措施。構建物理學科有效課堂模式的關鍵是觀察與實驗。
關鍵詞:有效課堂;基礎;保障;關鍵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每一名教師都不可回避的問題,只有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能保證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獲得最大的效益。本文旨在就如何構建有效課堂教學的幾個問題談點個人的淺見。
一、科學理論是構建有效課堂的基礎
1.落實三維教學目標
各學科課程標準就是構建有效課堂的依據。課程標準要求教師確立的課程目標必須根據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這是我們實現有效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
2.及時反饋,當堂訓練
根據艾賓浩斯的記憶遺忘曲線原理,要把遺忘的曲線變成直線,最佳的辦法就是及時訓練,不要把問題放到課后。因此,課堂教學的有效表現應該是做好當堂訓練。
3.設疑、質疑、釋疑
疑是思維的開始,有疑就會積極思維,努力探求。設疑是教師按照教材內容、學習目標,向學生提出問題引發學生參與的實踐過程;質疑是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實踐過程,它是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釋疑是教師組織學生解決問題的實踐過程。
二、優化教學模式是構建有效課堂的保障
1.精心設計新課的引入
新穎獨特、富有創意的開場白,將會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學習的情境上來,并能引起學生求知的欲望,并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認知水平,靈活采用新穎獨特、富有創意的引入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
2.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提供創新環境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師生之間建立起平等友愛的關系,要由過去的權威講授者,變成與學生共同探討問題的朋友和引導者。要努力創造一個民主、平等的學習環境,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效的融洽師生感情。
3.激發學習興趣,奠定創新基礎
愛因斯坦有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學,是學生學習物理的啟蒙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最容易從興趣出發,最容易被興趣所左右,他們的注意力、觀察力、思維能力、記憶力都與興趣緊密相連。在興趣中學習,能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強化學習動力,奠定創新基礎。
4.激勵質疑,培養創新精神
從存疑到釋疑,并在新的基礎上生疑,這樣的時機正是創新教育所必須營造的。因此,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質疑、敢于提問、勇于嘗試,要培養學生敢于闡述自己的觀點,不盲從于教師和書本,逐步培養學生敢于提出問題、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
三、注重觀察與實驗是構建有效課堂的關鍵
物理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大量的物理概念、規律、原理都是通過實驗發現、總結、歸納得出的。九年義務教育物理新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學生實驗、演示實驗、課外小實驗及實驗性習題,突出了實驗在教材中的地位。
1.培養學生科學的觀察能力
在開展物理實驗教學中,關鍵在于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在進行實驗觀察中,包括觀察現象、觀察操作、觀察過程、觀察數據等。教師要引導學生有針對地、有目的地進行觀察。只有這樣,觀察效果才能最佳。通過仔細地觀察、認真地思考,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能被調動起來,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2.改進物理實驗教學方法
(1)要開展好學生實驗。沒有條件的學校,要千方百計地創造條件上好學生實驗課。凡是涉及實驗操作技能的內容,我們就要舍得花時間,在課堂上逐項對學生進行訓練,按照“講清原理,示范操作,學生練習,鞏固提高”的操作程序,培養學生的習慣與能力。
(2)要自制簡單的教具,做好演示實驗,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演示實驗。課堂教學中,在教師的指導下把學生請到講臺上做演示實驗,如有錯誤和不妥之處,與同學們一起糾正。
(3)要重視課本中的小實驗和習題中的實驗題。這些小實驗給學生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臺,學生從中享受到成功的快樂,拓展了知識的領域,體會到物理的研究方法,從而養成觀察、實驗的習慣。
總之,構建有效課堂是一項長期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