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中國的特殊教育學校越來越重要,由國家到市縣都特別重視特殊教育。很多地區為殘疾孩子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構建堅實的教育平臺,這樣不但為社會和家長排憂解難,而且為現代化建設培養了自食其力的有用人才。
眾所周知,特殊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辦好一所特殊教育學校,為殘疾兒童、少年創建良好的教育條件,確保殘疾人能獲得平等教育,這不僅僅是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需要,更是明顯體現了國家關心弱勢群體,推進教育公平,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雖然特殊教育也屬于基礎教育的一部分,但是特殊教育卻有著它的特殊性所在。
一、特殊的教育對象,特有的教學目標
特殊學校較之普通學校,由于教育的對象不同,所用的教材、教法、教學組織都是很特別的。特殊教育學校的教育目標是把殘疾兒童、少年培養成一個具有一定文化基礎知識和具有一定勞動能力的人。根據這一目標我校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素質”的原則,以實現跨越式的發展。學校除開設了基礎學科外,還開設了特殊課程,如“啟智、律動、感統、語訓……”學校就注重特殊兒童、少年的勞動能力培養,還開設了勞動技能課。
二、把特殊教育放在“特殊”的位置,給予“特殊”的關懷
作為一個特殊學校的教師,我們必須扮演好四個角色,即“精心照顧學生的保育員、致殘學生的護理員、S1oZso/isYAaWDM1lDcCJw==心理障礙學生的醫生、引導學生健康成長的優秀教師”;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師還要有四心,即“愛心、耐心、恒心、信心”。教師每天都穿梭于學生之中,每天早上引導、協助學生穿衣、整理床鋪、洗漱、打掃宿舍衛生。一日三餐看管學生進餐,飯后指導學生洗碗筷,指導學生擺放自己的餐具。晚上引導、協助、督促學生洗漱,看管學生睡覺,夜間叫學生上廁所。這些生活常識在普通學校,教師只需指導和長期督促就行,但在特殊教育學校這些看似瑣碎的生活常識,教師都得手把手的教,甚至幫助年幼、自理生活能力特差的學生完成洗腳、洗臉、洗碗等一系列工作,這些特殊的低能兒連簡單的生活常識也得天天練、時時刻刻指導和幫助。在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拉褲子、尿褲子(床)都是時有發生的,教師都要不厭其煩地為他們處理。
三、特殊教育學校的任務重、壓力大
智障學生住校,管理的成本是無法計量的,管理難度太大,這些學生的生活、行為習慣差(不講個人衛生、隨地大小便、不愛惜公物),他們靠說教很難達到較好的效果,只有依靠教師細致的跟蹤和看護,有學生的區域就不能沒有教師,而且教師的目光不能離開學生,因為這些學生隨時都存在安全隱患。學生生病要及時送去就醫,教師的工作沒有具體的時間界限,因此我校學生每天24小時都要有不少于4個教師的看護。
總之,特殊教育學校,從食宿管理、醫療衛生、安全保衛等方面,在工作量和工作難度上都超過普通學校。因此,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師不但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自我犧牲精神,而且還要有踏踏實實的工作作風。
(作者單位 陜西省漢中市寧強縣特殊教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