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師要出色地完成任務,單靠課堂上的空洞說教是很難奏效的。面對21世紀的激烈競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已成為教學改革的一個新目標,同時,也是對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的挑戰。如果能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能力,那么學生就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習的主體,學生的自主精神和創造精神也就得到了發展,從而學生的整個身心都能得到發展,進而真正體現學生、教師、生活、社會的和諧發展。
一、學生學習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他們對學習的對象采取研究的態度
思想政治課的探究性學習,要求把經濟、哲學、時事都作為探究的對象,也可以采取多種多樣的方法,比如社會調查、現場觀察、課堂討論、查閱資料等等,這種探究性的學習方式,可以使學生在更高層面上進行學習,可見,在思想政治教學中落實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就尤為重要。
1.讓學生自主學習,即主動。課堂上要把自主權還給學生,把時間讓給學生,把學法教給學生,把自信留給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實踐的主體,讓他們自主地去學習,才能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讓學生合作探究。教師要引導學生綜合已有知識,發現并提出新問題,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究拓展,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索意識,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遷移能力,使其摸索出適合自己的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和途徑,這一環節是提高高效課堂的關鍵。
3.讓學生動起來。既要讓學生動心,又要讓學生動腦,還要讓學生動口:即會說、能說、善說的能力,除此之外,還要學生學會動手:即上黑板板演習題,提高他們的參與度,這樣學生就會不時閃現智慧的火花。
二、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有利于激發后進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學習的自信心
讓學生開展合作、探究活動,就能使學生在掌握知識和發展智力方面都有收獲。但在課改實踐中,往往會有這樣一種現象,在合作探究中成績優異的學生享受參與的機會多,他們常常在小組領先發言,搶奪了小組的話語權,而學習后進生則坐在組內充當聽眾的角色。
三、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有利于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
課堂不僅是知識傳遞的樂土,更是人性養育的殿堂?,F在的學生多是獨生子女,個性強,常以自我為中心,不愿主動與他人合作,因此在小組合作探究中,就要創設情境,讓學生聯想活躍,激情勃發、學會傾聽、學會尊重、學會寬容,少一些呵斥、少一些譏笑,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各抒己見、力爭發言,共同為探究出問題答案而努力合作;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再提問、再合作、再探究……讓學生經歷螺旋式上升的課堂學習模式,這樣在合作中學生學會了交流切磋甚至爭辯,在交流中也學會了合作;這樣學生就會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動關系,也就有利于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的培養,同時在快樂中開拓思路,也在快樂中接受了知識,在快樂中分享了互助與競爭、成功與挫折的體會。因此,我們要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快樂成長。
四、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有利于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生活經驗、生命體驗、情感世界與精神世界。就如同一篇文章,學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樣的,正如“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因此,教師就特別需要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和探究,使他們相互取長補短,使他們的知識更加豐富,能力更加全面。
五、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使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更豐富、更深刻
學生是主體,老師是主導。老師要組織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一人當一次教師,有計劃地安排學生每五人一組進行集體備課,在備課過程中,要求學生獨立處理教材、搜集信息。除了教材提到的問題外,還要追加“為什么”“應該怎么做”。比如在講哲學下冊《走出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的誤區》這一框時,應問一問:“為什么要走出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呢?”再問一問:“我們青年學生應該怎么做呢?怎樣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呢?……”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就會逐一把問題解決。通過自主、合作、探究這種教學模式,既讓學生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又讓學生對教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不僅應該重新審視政治教育應有的價值和目的,還應重新認識我們的學生,研究學生學習的方式和過程。通過變革教師的教學方法,全面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建立一個促進學生主動探索、自主學習的環境,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學習的價值,增進對政治理論的理解和應用理論的信心,只有這樣才更有利于推進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
?。ㄗ髡邌挝?河北省邯鄲市磁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