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們常常會遇到這種現象:同樣的一篇文章,有的同學只需要幾分鐘就能完整無誤地背誦出來,有的同學卻要花多達一個小時才能磕磕絆絆地背個大概。除了基礎不同,究竟是什么導致了這種記憶速度和效果上的差異呢?這里面應該存在一個“模塊化”的問題。
關鍵詞:“模塊化”;詞匯;語法;閱讀
一、“模塊化”學習的優點
“模塊化”,簡單來說就是把一些位置上接近的、有內在聯系的、形式上分散的個體看做一個整體或者一個系統來認知、理解、分析、記憶等等。這里的“整體”或者“系統”也就是本文所說的“模塊”。“模塊化”至少有這么幾個好處:
1.“模塊化”學習可以加深對事物間內在聯系的認識
把多個個體視為一個整體來看待需要分析這些個體間的聯系,“模塊化”的過程自然有助于提高這種認識。比方說,我們對一篇文章做一個摘要,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無形中對段落與段落之間的聯系有更加明晰的認識。
2.“模塊化”學習可以減輕認知和記憶的工作量
拿最簡單的英語詞匯學習來說,有的同學以字母為單位,一個一個來記,有的同學卻注意到了單詞寫法和讀音間的聯系,按照音節把字母歸成組然后以讀音為指導來記。這樣記憶單詞可以在單個記憶單元難度相當的情況下達到少記若干記憶單元的目的,從而也就減少了記憶的工作量,相應也就實現了同樣任務較快記憶或者同樣時間較多記憶的目的。需要記憶的單詞越長越能體現出以組合方式記憶單詞的優越性。
3.“模塊化”學習有助于從整體上把握事物
將分散的個體整體化、模塊化的過程要求我們從整體上去認識和分析事物,當此過程完成后,我們在整體上對事物的認識必然會得到提高,從而有助于我們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事物,實現對事物更全面、更正確的認識。很多學生反映英語的語法非常繁雜,內容很多又沒有條理,學起來毫無頭緒。這就是因為沒有整體上的“模塊化”觀念的結果:學習中不去分析和思考,見一個記一個,沒有把貌似分散的語法現象進行歸納和整理,而且沒有從整體上去分析和把握的意識,從而越學越亂,越學越沒有信心。如果平常學習中能夠堅持注重分析和歸納,并以適當的語法書作為參考,力求搞明白語法現象之間的聯系,把學過的每類知識形成一個個的小模塊,從整體上去把握,那將會形成對語法較有條理和較系統的認識。
二、進行“模塊化”學習的方法
“模塊化”觀念在英語學習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如何運用這種觀念提高閱讀能力呢?
1.選擇基本模塊
就一篇文章而言,有詞、短語、句子、段落等多種模塊,閱讀時首先要有比較明確的意義,并且比較容易彼此聯系起來。其次是長度上的要求,最好是眼睛的一次掃描所能攝入的最大信息量。最后就是盡可能少地耗費處理精力,最好是意義一見即明的詞組或短語。
2.加深鞏固“模塊化”技能
確立了閱讀的基本模塊,下面的任務就是如何加深和提高這種認識,除了多多積累和訓練,也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不要讀,要看。我們對基本模塊最直接的反應是在視覺上,而不是在聽覺上,所以做閱讀練習時一定要注意,不要讀,不管是出聲讀還是心里默讀,都是要盡量避免的。因為聽覺的信息攝入速度要遠遠低于視覺,并且讀還會干擾大腦,有礙于對攝入信息的理解,其結果就是降低了閱讀速度。
(2)速度要快。因為擔心理解效果所以不敢把速度加快,在某個模塊上停留較長時間,這是不對的。有足夠的詞匯積累的話,單個模塊的處理時間應該很短,在這種情況下,較長的停留無疑就是浪費時間。縮短單個模塊的時間,有助于相同時間內攝入更多的模塊單位,從而使得構建更多的聯系和更快地構建更高級的模塊成為可能,這樣就能在同樣時間內獲得更多的有聯系的信息,印象也就會更為深刻,保證了更好的效果。看得太慢的話,信息之間的聯系就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割裂,使得對信息更高一級的把握難度增大,不利于掌握信息之間的聯系和從整體上去把握,因而記憶和理解效果也就會受到影響。
(3)認識和構建各種等級的模塊。隨著不斷地在閱讀中練習和鞏固,應該在基本模塊的基礎上有意識地去認識和構建更高等級的模塊,比如以句子為單位,以段落為單位,以文章為單位,甚至以一個章節,以一本書為單位等等,不斷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實現個人在獲取知識的效率方面的不斷提升。
總之,“模塊化”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是非常有意義的,隨著理論研究和實際操作的不斷深入開展,其必將為英語教學帶來更新、更好的研究方法,并取得積極的成果。
(作者單位 河北省武安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