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三三教學法”來進行中學英語時態的教學,即對動詞的時態先分類,再分解,最后通過對比掌握時態的規律;再對 每一時態從“環境、構成、標志”三個方面詳細把握,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動詞時態;分類;分解;條件;構成;標志
英語動詞的時態和語態貫穿了英語交際的全過程,而且同我們母語的語法差別較大,是中學階段比較難掌握的部分,同時學習起來較枯燥。如何對這些語法進行教學才能讓學生快速有效地掌握,是經常困擾教師的問題。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通過不斷地嘗試和探索,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三三教學法”。即對動詞的所有時態首先進行分類,然后再進行分解,最后通過對比掌握時態的規律;對每一時態都要從“環境、構成、標志”三個方面詳細把握,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對時態的分類
因為所有時態的體現均在謂語部分,所以根據各時態謂語構成的特點將時態分為四類:(1)謂語部分獨立構成的一般現在時和一般過去時;(2)由will+v.原形構成的將來時,包括一般將來時和過去將來時;(3)由be+doing構成的進行時,包括現在進行時和過去進行時;(4)由have+v.-ed(過去分詞)構成的完成時,包括現在完成時和過去完成時。這樣分類對后續的結構分解,詳細講述相對有利,使其顯得有條理且易于對比總結。
二、對時態結構的分解和對比
對于時態的詳細講解,就依據上述的分類進行。每種時態都從“條件,構成,標志”三方面去把握。所謂環境即各時態所使用的相應環境;構成則指各種時態的謂語表現形式;標志就是在各種時態相應出現較多的一些詞或短語等。在這里以進行時和完成時為例加以闡述。
1.進行時態(包括現在進行時和過去進行時)
進行時態的謂語結構是 be + doing,將其分解讓be來表時間,doing作為現在分詞表進行,分工明確,那么現在進行時就應該是be的現在式加doing即am / is / are + doing,而過去進行時則是be的過去式加doing即was / were + doing。由此我們也可以推斷將來進行時應該是be的將來式 will /shall be +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