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已過去,我們的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我們的教育事業更是日新月異,不斷地進行著深刻的變革,教育的改革更多的是體現在學習方法的改變上,“關于方法的知識是最重要的知識”。許多專家學者的體會也是這樣,即怎樣學比學什么更重要。從初中進入高中學習是一個新的轉折點,同學們必須采用不同的方法來學習。初中階段主要重視英語知識和語法的學習,而高中階段則側重培養閱讀能力,需要同學們把學到的知識靈活運用到對語言、文章的理解中,不斷提高分析判斷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那么,怎樣才能學好高中英語呢?有沒有好的學習方法呢?這里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樹立學習目標,培養學習興趣
自己制定目標,自己安排計劃,自己選定任務,自己監督自己。學習的成功固然與外界的諸多因素有關,如家庭、教師、同學、社會等等。但學生本人是內因,是起主要作用的因素。一個學習好的學生一定是學習的主人,而不是學習的奴隸。他會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點,為自己選定有希望達到的目標。他會參照教學的進度和自己所處的環境,為自己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有不少剛上高中的學生,在初中已學過一些英語,但一知半解,基礎很差,對英語產生了厭惡情緒。覺得自己英語基礎差跟不上,沒有指望了,心里非常懊喪。我首先鼓勵他們,用上屆的實例來說明基礎較差的學生是怎樣學好英語的。同時,在教學上,我想方設法,盡量把課講得生動有趣。抓個別輔導,引導他們多練、多說,與他們課外多接近,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給他們定期補課,對有點滴進步的學生總是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慢慢地這些學生對英語有了興趣,學習的勁頭也就更足了,培養起了學習興趣,為以后的學習打下了良好基礎。
二、自覺多聽多練,養成良好習慣
教學大綱明文規定了考查交際用語的形式包括筆試、口試及聽力測試,這就預示著今后將在聽力測試題型中增強對交際能力的考查,希望同學們在學習中注意情景交際用語的掌握與使用。
要提高聽說能力,正確的態度是,盡可能設法用學過的詞匯和句型表達自己的觀點,抓住一切機會多聽多說,并持之以恒。同學們必須具有自覺實踐的意識,抓住一切機會多聽多說,在實踐中不斷修正錯誤,并持之以恒,水平才能提高。機會在哪里?不僅在課內,而且在課外。課內是基礎,課外天地更寬廣。同學們要積極參與老師組織的聽說活動,不但要仔細聽英語錄音帶和老師說的英語,而且還要仔細聽其他同學說的英語。盡可能設法用學過的詞匯和句型表達自己的觀點,絕不要未開口而先擔憂。課堂教學的現代化設備(電化教具和電腦多媒體)也要用足用好。再來看課外英語聽說學習的環境和條件。廣播、電視、互聯網、原版電影,各類英語演講比賽和夏令營等活動,英語學習的素材不一而足。同學們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應強化自身周圍的聽說氛圍。
三、加強語法學習,注重詞匯積累
中學生學習英語是有特定條件的,中文在他們的頭腦中已深深扎根,讓他們在開展思維活動時完全忘掉中文是不可能的。語法學習如果得法,會使學生在應用英語時更準確、更符合英美人的習慣。另外,中學生學習英語的家庭及社會環境,也決定他們不會有較多的直接與外國人打交道的機會。他們更多的是在從事閱讀的活動,而語法知識,對精確的閱讀是很有好處的。
認真學習語法,就是要把英語語法記牢,并經常運用到使用英語的實踐中。背例句是學語法理論的好方法,但是中學生也不必鉆研語法知識過細。因為英語畢竟是活的語言,任何規則都是相對的。有同學誤以為學好語法,英語就算學好了,其實不是。語法只是對我們語言實踐活動的一種幫助,學英語主要還是投入聽說讀寫的實踐。
關于詞匯的學習,應堅持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的原則,學習詞匯可以采用“歸類”的辦法,英語詞匯尤其適用于“小包裝”的辦法。因為英語單詞中有同一條規律的詞往往就幾個,沒法作為普遍法則來歸納。歸類可以使我們對此類詞匯的特點有更清楚的認識,并對不同類別之間的差別有明晰的認識。
總之,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總結經驗,教會學生更好的學習方法,這樣就能事半功倍,使學生在高中英語學習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作者單位 江蘇省啟東市第二職業教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