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加強美的教育
多年來我一直從事初中語文教學工作,注重發現語文教材中美的因素,在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中,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初中語文教材中社會美的素材非常豐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完全可以加強“四美”教育。“四美”的核心是心靈美,而社會美的核心也是心靈美。心靈美是相對于人的外在美(儀表美)而言的,現在的初中生普遍比較注重儀表美。人固然應該講究儀表美,但更重要的還是內在美即心靈美。心靈美是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的基礎,它借助于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表現出來。反過來,通過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的教育,又有助于陶冶美好的心靈。
二、初中語文教學與自然美的教育
自然美是相對于社會美而言的。自然美包括兩種:一種是未經人類加工改造過的,如湖南的張家界、安徽的黃山、江西的廬山、四川的九寨溝;一種是經過人類加工改造過的,如山川綠化、江河治理、園林景觀。“五講四美”中的“環境美”主要是指自然環境美,尤其是經過人工改造過的自然環境美。
初中語文教材中亦不乏自然環境美的材料。如初中語文第三冊的《國寶——大熊貓》,內容是通過對大熊貓這一國寶的說明,提出了對于動物的保護這一主題。在教學中,就可以滲透這一主題,從而潛移默化地教育學生要保護自然環境,同時按照美的規律來改造環境,美化環境。
三、初中語文教學與藝術美的教育
初中語文教材中不乏可以用來進行藝術教育的資源。教師在教學和課外活動中可以開展以下活動。
1.自制語文教學掛圖
初中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具象化的事物和場景,其中一些已在教材中以插圖的方式反映了出來。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將這些插圖放大、加工成彩色掛圖,以圖畫的方式將課文內容描繪出來。
2.根據課文內容排演短劇
初中語文教材中幾乎每冊中都有由多個角色組成的文章,教師完全可以引導學生自己改編成短劇,自己演出。
此外,還可以鼓勵學生復述課文,將課文內容加工、改編成故事,講述出來。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述活動都可以在學生中開展競賽活動。
四、美育與初中語文教學“相長”
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形象性、情感性、愉悅性。美育可以通過具體可感的生動形象來感染人、啟發人,這就能與智育的抽象概括和德育的理性論證區別開來。情感性是美育的特殊功能,美育將理性蘊涵在感性之中,以情感來維系主體與客體的關系,美育的特點決定了它對人的作用是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這也使得它較之于某些抽象的說教具有一定的優越性。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加強美的教育,增強學生的美感體驗,既有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綜合素養,又有利于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增強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
(作者單位 河北省遷西縣羅屯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