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不一定會應用于實踐中,甚至不一定有應用的意識。提出培養中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對策。
關鍵詞:數學教育;傳統教育;應用意識
新課程標準中所說的“數學教學應從實際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景,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交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學會學習”。通過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讓中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積極開展數學第二課堂活動,讓學生快樂地去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是培養中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有效途徑。
一、數學課堂的應用性
我們知道,數學課堂的教學過程會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產生很大的影響。在數學課堂學習過程中,教師應當要致力于數學知識的生活應用。讓學生的數學學習在現實的基礎之上。數學是一門工具學科,是服務于生活的,因此數學教學的內容應當要源于現實的生活,應當要能夠適應學生未來的工作和生活需要。這樣才能夠讓數學課堂不會過于空洞。除了教學內容的實際性和生活化之外,一定要避免在課堂講解過程中過多講解一些枯燥乏味,與實際脫節的內容,盡量讓學生多進行實際訓練,鍛煉和強化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也能夠切實抓好他們的數學實際操作能力。
二、數學活動的應用性
數學教學中,除了數學課堂的學習之外,也要進行大量的數學活動,將數學知識應用在實踐事例之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要有這樣一個理念,就是時刻以學生為中心和主體,讓學生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中都能夠積極參與其中,培養其主動學習和研究的意識。而要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最好的方法莫過于進行合理的數學實踐活動安排。
三、數學應用于其他學科
數學應用在其他學科之中也應當得到體現。我們要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和數學應用的廣泛性,不僅僅要從數學課堂和數學課外實踐活動兩方面進行。要知道,數學除了是一門工具學科,也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世界影響的文化。既然是文化,就不可能和其他方面的科學文化知識分割開來。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指導下,要加強數學學科在其他學科中的應用范圍。讓數學和其他學科得到很好的融合和滲透,讓學生能夠在各個學科的學習中對數學應用都有一個深入的了解,才能夠全面提高數學的應用性。
四、數學習題的應用性
數學的習題是課堂之外學生有效鞏固數學知識和進一步提高數學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數學習題的編制中,一定要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是一個為人們生活帶來更多便利,讓人更好地進入社會生活的工具。
五、數學理念的培養
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數學理念的培養非常重要,可以說,數學理念的正確形成是學好數學,數學能力發展的基礎。那么怎樣培養正確的數學應用理念呢?首先,數學是一門具有悠久歷史的學科,在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有著許多非常經典的故事。這些故事和材料都可以作為學生深刻了解數學,進一步產生數學概念的資料。因此讓學生閱讀一些數學歷史和數學小品文是形成良好理念的方式之一。其次,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應當時刻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和意識,告訴學生,數學是一門為了讓他們生活更加方便而存在的學科。要讓他們時刻感受到自己需要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并且要堅持貫徹數學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讓學生發揮自己的問題解決能力。
總之,教師在中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要努力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堅持數學的實際教學和應用教學。只有讓學生應用數學,才能夠讓學生更加適應知識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王利民.中學數學教與學[J].中學理科,2008(2).
?。?]鐘浩.數學教學[J].讀書時報,2008(2).
?。ㄗ髡邌挝?河北省萬全縣萬全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