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教學引入小學英語課堂,大大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現代化教學手段具有直觀、形象、情感性強等特點,越來越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成為教學中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它通過圖片、音樂、幻燈等多媒體教學手段,再現了教學中真實的情境。
一、圖文結合,情境交融,激發興趣
多媒體教學改變了過去教師通過聽錄音、看卡片這種呆板的教學模式,即圖形、文字、動畫和聲效技術于一體,交互或共同出現,能較長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的耳、眼、口、手等多種器官并用,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效率。
傳統的教學單詞的方法是:教師出示圖片和示范發音,學生模仿、教師糾正,學生反復練習直到學會為止。此過程枯燥無味,學生對單詞學習缺乏熱情。于是我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效果十分顯著。如在教學apple red green時,我畫好蘋果,在上面畫上眼睛、嘴巴,然后制成動畫。蘋果“I am an apple .”按動鼠標,apple 紅色顯示;再設置一個動態的百葉窗,顯示第二個蘋果,第二個蘋果說“I am an apple.”按動鼠標紅蘋果變為綠色,“I am green.”“red apple ”和“green apple ”并肩跳舞。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中學會了以上幾個單詞。
二、創設情境,突出重點,令人入勝
小學英語教材的每一課都設置了對話練習,在對話教學中,教師大都利用圖片或道具為學生創設操練情境,但其往往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而課件教學使語言與語境相結合,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如我在教學第二冊Lesson 12課時,我設計了一個動畫課件:教材中的對話內容是:
Li Ming:How do you go to school,Jenny?
Jenny:By bus。I live far from school.
Jenny:Do you by bus to school, Li Ming?
Li Ming:No,I walk to school.
我設計的情境是:清晨,在學校的大門口,小學生們在向學校里走。在校門的右邊,迎接的老師和同學們打招呼。這時,Jenny 和LiMing分別從學校兩側走進來。我按動鼠標,Li Ming 走向Jenny問:“How do you go to school,Jenny? ” Jenny 回答:“By bus.I live far from school.”按動鼠標,出現Jenny從家出發坐公交車的畫面。再按動鼠標,對話繼續進行,并出現LiMing步行上學的情境。按動靜音,讓學生來配音。學生學會后,畫面切換到動物園中兩個小朋友的對話。通過變換不同的場景,讓學生做配音練習,栩栩如生的畫面,學生猶如身臨其境,練得積極,表演也高興。
三、聲畫同步,巧記單詞,激發情趣
英語中的歌曲教學,運用音樂情境和畫面,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單詞和句型記憶。過去教學英語歌曲都是反復用錄音的方式,學生雖對歌曲朗朗上口,但無法體會歌曲的意境。如“How do you go to school?By bus,by bus. ”是一首練習句型的歌曲,我先用動畫顯示了歌譜,用百葉窗出現歌詞,歌詞“How do you go to school?”用紅色顯示,用動態的by bus,by bike,by car和on foot的圖畫代替單詞。按動鼠標,學生學唱,這樣邊唱邊替換,學生在復習和鞏固單詞和句型的同時,也沉浸在美妙的歌聲中。
總之,多媒體教學引入小學英語課堂,大大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的運用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它圖文結合、情景交融、寓教于樂、激發情趣,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各方面綜合素質大大提高。
(作者單位 河北省鹿泉市銅冶鎮嶺底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