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程改革是我國基礎教育中一場深刻的變革,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參與的討論就是把教學的理論同教學的實踐結合起來進行研究,這樣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參與,合作探究的能力,并且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高中化學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課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參與
新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理念的提出,對于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參與策略模式的實踐提供了理論指導,通過教學的具體內容分別從具體的教學實驗操作過程及學生參與程度,提高了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創造性和參與性,因此這種有效參與在課程背景下高中化學課程教學中具有實踐意義。
一、高中化學新課程提出的背景及理念
我們國家在21世紀初提出了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標準。所謂新課程的新主要是針對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弊端提出的,他是對以往教學的反思和未來教學的探討,并且試圖從教師角度、學生角度,及未來發展的角度進行改革的。而這種新理念主要是從教師對化學知識、教學方式、學生學習能力、學習發展等多個角度理解的。具體高中化學中的新理念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知識與技能方面,要求學生能夠自主地學習和思考問題,從不同的思維角度分析問題,自己動手解決問題,從而在化學課程學習中獲得技能。二是過程與方法,在化學學習方面要有體驗探究的過程,和自己動手實際操作的過程,及敢于大膽思考探索問題,要能夠運用啟發式、談話式、講解法、實驗法、引導探究式等教學方法讓學生理解整節課的內容。三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化學在課程科目中雖然是副科,但在學好化學的同時能培養學生積極探索研究新事物,樹立正確的化學思想觀念和解決化學問題的思維方式和能力。
二、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參與教學設計和教學案例
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設計和案例的分析主要是從教學的特點和教學過程中采用的參與方法、手段出發的。他的課堂有效參與主要在:基本概念原理識記,化學實驗操作,過程公式計算運用等。教師在教學中主要是通過教學設計來體現的。其中教學設計的過程要體現教學的知識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明確學生參與的目的和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主要方式及策略發展目標。其次課堂教學程序要遵循提出問題,對原有的課堂教學前知識的復習和調查鞏固;學生自主的分析問題,讓所有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討論;得出結論,找到課堂教學參與討論后的結論,教師加以闡述總結。在教學的案例方面主要以《鈉》的課堂教學過程進行簡單的闡述:
在教學中采用多媒體通過設置教學疑問引入教學討論:
據報道:2001年7月8日,廣州珠江水面上,臺風過后,漂來6只鋁桶,其中一個穿孔……經專家確認,桶中裝的是鈉。發生了什么?桶中竄出紅色的火苗,緊接著一聲巨響,蘑菇狀的水柱沖天而起,形成十幾米高的蘑菇云。
提出問題:
?。?)如果你是記者,你還會繼續深入調查什么?是什么引起鈉的爆炸燃燒?(鈉燃燒爆炸的原因?事件善后處理?鈉從哪來要運到哪去?)
(2)針對爆炸讓學生之間自由大膽的思考和探討之后,教師采取實驗方法讓學生親眼目睹鈉與水的反應。教師首先將相同大小的鈉分別放入水和鹽酸中,然后讓學生仔細觀察?并說說看到的現象?通過觀察討論,歸納出鈉與水反應的現象和本質?
?。?)將鈉放入另外一種液體中(硫酸溶液),讓學生猜測還會不會發生爆炸,可能會發生什么現象?
最后,學生之間根據前面的收獲,通過交流討論展開大膽的想象,培養學生的思維意識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并最后讓各小組自己派出幾位代表發言,談談本組的猜測結果。教師進行總結歸納。
這節課的學習通過實踐操作與理論結合的方法,讓學生完全徹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來,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訓練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總結歸納能力、探究學習能力等,并讓學生說出自己學習后的收獲。
世界上許許多多的國家包括美國、日本等在進行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面對網絡化和全球化的挑戰,基礎教育改革對提高國民素質和培養具有良好創造力和競爭力的知識青年是整個國家發展、民族未來的期望。因此在新一輪基礎課程改革的浪潮中,新課程改革任重道遠,優化高中化學的課程改革是對于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有效參與的實踐研究及對于轉變教師和學生學習的觀念,讓學生在課堂中能夠有效的參與,并培養學生多維度的能力,具有實踐性和重要性。
參考文獻:
[1]江家發.化學教學設計論[J].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
?。?]任爭春.高中化學新課程背景下鹵族元素教學設計研究[J].理化生教學與研究,2008.
?。ㄗ髡邌挝?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藝術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