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在考試時由于緊張、貪快、疏忽大意等各種原因,導致會做的試題做錯,把可以拿到的分數(shù)弄丟,如果在教學中提前防范學生在中考中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把以往學生出錯的情況匯總,再針對不同的失誤原因針對性地提醒學生注意,就可以避免或減少學生在以后的考試中再次發(fā)生同樣的錯誤。根據(jù)教學實踐和中考改卷經(jīng)驗,總結(jié)幾種學生常見的失分情況分析及應對策略,以供參考和探討。
關鍵詞:投機取巧;答題規(guī)范;馬虎;能力;策略
每年中考,總有一些學生在考試時由于緊張、貪快、疏忽大意等各種原因,導致會做的試題做錯,把可以拿到的分數(shù)弄丟,從而和自己理想學校失之交臂。如果我們在教學中提前防范學生在中考中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把以往學生出錯的情況匯總,再針對不同的失誤原因針對性地提醒學生注意,就可以避免或減少學生在以后的考試中再次發(fā)生同樣的錯誤。下面本人根據(jù)自己的教學實踐和中考改卷經(jīng)驗,總結(jié)幾種學生常見的失分情況分析及應對策略,以供大家參考和探討。
一、考前復習投機取巧心理問題及應對策略
很多考生在考前復習有一個誤區(qū),喜歡在考前向老師和同學問自己不懂的或者是不清楚的知識和題目,甚至專門復習難題,或者考前找?guī)椎离y題做。希望能在考試中碰上一樣或類似題目,其實這種做法很不可取。中考的大題往往都是中考命題小組新編寫的,很難遇到這種巧合現(xiàn)象。而且這樣的復習會讓學生疏忽了對基礎知識的復習,甚至由于難題的復雜性,打亂了學生的思維,導致臨考時出現(xiàn)失誤,得不償失。中考是對初中學生的知識檢測,是考查學生對初中階段的知識掌握程度,中考不是選拔性考試,試題主要是以基礎知識為主,試題內(nèi)容以基礎題和中等難度試題占主要比例,學生只有把基礎知識學扎實了,才有可能取得較好成績。因此,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應當指出學生的這種投機取巧的僥幸心理,指導學生在考前注重知識細節(jié)的復習,靜下心來認真地把教材中的細節(jié)掌握熟透,爭取把基礎部分的試題分數(shù)拿到手。
二、作答貪快馬虎、審題不清、畫蛇添足等問題及應對策略
有些學生在考試時,為了能保證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試卷,做題時拼命地趕時間,希望能省出更多的時間做后面的大題,這種思想往往容易導致看錯題、審漏題、畫蛇添足等情況。
比如:30 mL= m3;正確答案是3×10-5;有些學生的答案為10-5;這類學生屬于會做但又做錯了,能寫出這樣數(shù)量級的學生,說明他已經(jīng)掌握了單位的換算,但由于貪快馬虎,忘記把3乘進去了。再比如在做選擇題時,有些題目要求選擇出“不正確”或“錯誤的是”的選項,但有些學生習慣了選擇正確的答案,題目還沒有審清楚,就把選項中正確的答案選出來了,這種丟分在中考中也比較常見。還有些學生在答題時,由于不認真審題,出現(xiàn)審題疏漏或者畫蛇添足的情況。這種情況在作圖題丟分的作答情況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比如題目要求學生“請在圖中做出反射光線,并標出反射角”,結(jié)果有些學生做完反射光線后把反射角給漏了,還有些學生在作圖題中畫蛇添足,把沒有要求畫的部分也畫了,如果畫錯了,也會導致丟分。
因此,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及考試前,要經(jīng)常提醒學生不要貪快,要細心審題,而且不要畫蛇添足。在教學中要多收集平時考試時學生類似的錯答情況,建立教師的教學示范錯題集,教導學生不要犯類似的錯誤。
三、考試作答不夠規(guī)范問題及應對策略
中考改卷時,批改是有嚴格的評分標準的,有些試題答案要求寫出過程或公式,如果沒有達到相應標準,即使最終結(jié)果是對的,也要扣掉不少分。比如計算題,一些學生在作答時忘記寫“解”“答”,以及在計算題作答時不寫公式直接用數(shù)字計算等都容易被扣相應的步驟分;比如佛山市2010年中考題中計算題的評分標準:解答正確而漏寫“解”“答”或“解”“答”都未寫的全題扣0.5分;單位有錯漏全題扣0.5分;公式、解答過程均正確,數(shù)據(jù)計算有錯誤的不重復扣分;思路清晰,解答過程、計算及單位均正確,而未寫公式的,全題扣1分;未寫原始公式,直接寫變形公式的不扣分。每個地區(qū)雖然都有地區(qū)特色的評分標準,但都大同小異,由此可見,平時的答題規(guī)范訓練非常重要。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對一些知識的作答進行歸納總結(jié),便于規(guī)范作答,比如對于作圖題,教師可以歸納除了電學中實物圖連線可以不用尺畫,其他的作圖題都要用刻度尺畫線,這樣可以避免學生在考試時隨意徒手畫線而導致丟分。
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答題規(guī)范的培養(yǎng),灌輸中考答題規(guī)范,對計算題、問答題、作圖題都要給學生一定的規(guī)范要求,平時的教學中要嚴格按照中考要求進行教學,教師在題目講解時要以身示范,起好帶頭作用。
四、實驗設計、文字表述能力欠缺問題及應對策略
新課改后,各地的中考試題中都出現(xiàn)了不少文字表述題,有對自然現(xiàn)象的解釋,有對實驗中數(shù)據(jù)總結(jié)歸納的,也有給出器材要求進行實驗設計的。有些學生遇到這樣的題目就想放棄,從心理上畏懼這種題目。
要克服學生的這種心理,教師應該在平時的教學中,布置適當?shù)倪@種類型的作業(yè),布置時要注意題目的梯度,要讓每位學生都能參與作答,讓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得到鍛煉,要讓學生覺得這類題目其實也不算是難題,只有讓學生在平時訓練有素,學生才不畏懼。而且教師對這些題目的講解要細致,要教會學生怎樣構建思路,如何表達和總結(jié)。比如在教學生做現(xiàn)象解釋類題目時,要告訴學生審明題目是在考什么知識點,答題時要答哪些關鍵詞,有哪些理論、依據(jù)等,寫完后,再回頭看看自己寫的是不是吻合題目的作答,語言是否通順等。
失敗乃成功之母,雖然失誤是很難完全避免的,但如果我們在教學中提前防范學生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在教學中多關注學生的錯誤,多分析學生犯錯的原因,對癥下藥,培養(yǎng)好學生的學習習慣和答題技巧,就能夠盡量地減少學生的失誤。
(作者單位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qū)石門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