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技術學科的作業容易被老師和學生忽視,而作業是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元素,教師布置適當的作業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知識,掌握技能。只要設計的作業形式多樣、有趣味、有層次,就會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信息技術;作業設計;小學
課堂作業是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學生信息素養的形成、計算機操作技能的掌握、處理信息能力的獲得、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的培養,都離不開課堂作業這一活動載體。但在現階段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對作業的設計普遍被忽略,學生對課堂作業也不認真,完成情況不理想,在一定程度上會削弱教學效果,導致學生不認真聽課,對信息技術課產生無所謂的態度,從而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信息技術課堂里如能布置適量的知識性、技術性作業,將會有效地促進學生對電腦知識的掌握和技術能力的提高。
一、設計趣味性作業,激發學生主動參與
信息技術教師需要不斷研究小學生的認知習慣、心理特征和興趣喜好,努力設計出形式活潑、富有童趣、可操作性強的課堂作業。設計趣味性的作業能激發和保持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科的求知欲,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如饑似渴地去探求。
如教學“鼠標”一課,可以設計學生興趣濃厚的游戲型作業。如填色游戲、拼圖游戲等能鞏固鼠標操作。在教學“移動和剪貼圖形”一課中,我用“熊貓請客”的故事編制了一個任務,讓學生來完成:“熊貓根據每一位好朋友的喜好準備了一桌豐盛的午餐,現在請同學們把每一個小動物最喜歡吃的食物分別放到它們的盤子里。”就這樣簡單的一個故事任務,需要學生完成不少的任務,這里要用到“矩形選定工具”“移動”“透明處理”與“不透明處理”等知識,還要用到“任意形狀的裁剪工具”“復制”“粘貼”等新知識。“任意形狀的裁剪工具”在“畫圖”的工具箱中就有,學生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并加以運用。但也有新問題出現,小馬和小羊都喜歡吃草,可草只有一份,那可怎么辦呢?學生們的注意力這時候一下子集中到了這個問題上來。此時,順應學生們的需要,教師進行引導,問題很容易就解決了,“復制”“粘貼”等知識也就被學生牢牢地掌握了。
二、設計層次性作業,尊重學生個體差異
信息技術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遇到一個最大的難題就是學生水平參差不齊。作業簡單一點,有基礎的同學覺得沒有可學性,不想參與;作業難一點,沒有基礎的同學又覺得難以掌握和實現,不知所措。因此設計有層次的作業,能充分考慮學生原有學習基礎、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異,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完成適合自己水平的操作任務,讓每個學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進步,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
設計層次性作業,應該從作業的“量”和“質”上進行分層,以保障每個學生通過這些練習基本掌握本堂課的操作要點,客觀地反映學生的學習能力。當然,層次化作業在操作過程中也要注意幾個問題:首先,不同層次作業的選擇要尊重學生的意愿,不可硬性要求哪些學生做哪個級別的作業;其次,教師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以防基礎好的學生偷懶情緒的產生和蔓延。
如學了網絡的簡單應用,可以設計以下作業:(1)查找、訪問音樂網站,收藏喜歡的網站;(2)查找一些校園歌曲,新建文件夾并下載保存;(3)將下載下來的音樂分類保存在對應的文件夾中;(4)選擇旅游景點,搜索一些相關的風景名勝圖片,新建文件夾并下載保存;(5)將自己下載下來的風景名勝圖片合理分類,和大家交流。
以上作業,學生自選兩三題做,能力強的可選擇較難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簡單的。但學生又具有好勝的心理,且他們往往會知難而進,會去跳一跳,摘到“果子”。
三、設計拓展性作業,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拓展性作業是指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將所學知識進行必要的延伸和發展而設計的作業。它是面向學有余力的學生而設計的,既能鞏固知識,又能使學生的個性在這里得到張揚、情感在這里得到體驗、生命在這里得到發展。
1.開放式思考題
開放式思考題是鼓勵學生進行發散性的思維,答案也不唯一的題目。例如,在《計算機的發展》一課中,給學生布置思考題:你能想象50年以后的計算機會怎樣嗎?
2.個性化作業
個性化作業有助于學生特長的發展和個性的塑造。在“小小的我”一課教學中讓學生選擇一些如“我的成長經歷”“設計我的電子名片”“我的自畫像”“自己最好的作品”等極富個性的作業,有利于學生個性的張揚,形成自己的特色。
3.實踐性課外作業
學生在課堂上練習得很有興趣,意猶未盡,我們可以順勢將他們的這種對信息技術學習的興趣,對問題探究的勁頭延伸到課外和家庭中去。這樣的作業既復習了課堂內的新授知識,又激起了他們在課外對知識的探究欲望,從而使他們盼望下一節信息技術課的到來。
如教學PowerPoint中的“自選圖形”設計《交通標志我知道》一課時,可以這樣說:“同學們,今天我們學會用PowerPoint里面的‘自選圖形’來設計交通標志。周末,老師和同學想到你家做客,從學校出發,你能把這段路線簡單地用‘自選圖形’畫出來并科學地加上交通標志嗎?請同學們回家和父母一起嘗試著用‘自選圖形’去畫一畫,我們下周再一起來交流”。
總之,信息技術作業設計是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只有精心設計合理的作業,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和興趣,才能使學生的作業形式多樣、難易適中、數量適中,才能使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發展思維。
參考文獻:
[1]劉芳.有效教學.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6).
[2]“淺談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作業的設計”.中國電化教育,2007(11).
(作者單位 浙江省臨海市東塍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