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數學教學中利用情感因素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強烈感情,提出了利用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等有效策略。
關鍵詞:數學教學;情感策略;興趣
所謂情感教學就是從數學學科特點出發(fā),巧妙利用好情感的獨特功能,使學生在學中求樂、學中求趣,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提高數學教學效益。
一、在教學中注入豐富的情感來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教育教學工作是一種極富有情感色彩的工作,教師的豐富感情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巨大動力和源泉。平日,教師本身的感情狀態(tài),往往會使學生產生共鳴,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為數學教師,首先必須忠誠黨的教育事業(yè),熱愛學生,熱愛數學,以高度的責任感、義務感、使命感、自豪感對待數學教學,以滿腔的熱情,富有情感地講授每一堂課、每一章節(jié)。因為富有情感的課堂教學能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使課堂上出現相應的感情,形成協調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從而激發(fā)出學生學習數學的強烈感情。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應該非常注意自我的思想品質修養(yǎng),并身體力行,為學生作出良好的表率。教師的意志品質包括:堅決、果斷、有不屈不撓的信念;沉著、自信、耐心和行為一貫的堅持性。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可能會遭遇到這樣或那樣的挫折與失敗,這都需要教師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質,給學生作出表率。
二、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情感教育最根本的途徑是教師用愛心和真誠感人、育人,“情之感人往往超過理之化人”。教師應該善于將深厚的情感傳遞給每一個學生,要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心理學調查表明,積極的師生關系能促進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學生在學習中需要滿足交往、溝通、探索的欲望,教師應該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積極為學生提供交往、溝通和探索的機會。例如,在數學教學中,可以多給學生動手的機會,讓他們在實踐中主動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在討論和辯論時,讓學生據理力爭,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促使他們在相互交流中達到啟迪思路、發(fā)展思維,動情曉理、端正行為。教師要盡力做到對學生不指責、不呵斥、不急躁,多給予熱情鼓勵和引導。這樣,學生就會“親其師而信其道”,更加熱愛學習。
三、運用情感的調節(jié)功能來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一般來說,諸如快樂、興奮、喜悅之類的正情緒有助于促進認知過程,而諸如恐懼、憤怒、厭煩之類的負情緒會抑制或干擾認知過程。根據這一規(guī)律,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善于利用情感,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端正和加強其情感的傾向性、深刻性和穩(wěn)定性,讓理智支配情感。其次,教師要善于以情促知,針對學生苦學、厭學現象,發(fā)揮情感的調節(jié)功能,增強教育內容和方法的情趣,提高教學藝術,引發(fā)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使苦學、厭學轉化為“樂學”“好學”。利用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可以充分調動人體的各種器官,擴大信息接收量,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增大教學容量,增強學生的新鮮感,使抽象、枯燥的教學形象化、具體化,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啟發(fā)思維,培養(yǎng)興趣,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思維能力、審美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師要運用情感的強化功能來鞏固學生的學習興趣
所謂強化一般是指影響有機體在活動過程中產生某種反應可能性的力量。強化分為正強化和負強化兩種:前者以它的呈現來增加反應重復的可能性,其強化物常與獎勵、表揚相聯系;后者則以其排除來增加反應重復的可能性,其強化物常與處罰、批評相聯系。過多的批評會使學生產生厭學心理,挫傷學習的自信心。學生經努力成績仍不好,此時須得到老師理解,不能亂加指責,而要給鼓勵、關心、幫助,這是人遭到失敗挫折時的一種情感需要。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只要我們自始至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講求實效,重視情感教育,便能提高數學的教學效益。
(作者單位 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馬廠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