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的好多家長,只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衣、食、住等方面,而忽視了孩子獨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勞和挑戰困難的精神,這些“精神上的東西”,正是適應社會高速發展,培養跨世紀人才所必需的,也是孩子心理發展所需要的。因此我們要重視挫折教育。同時,幾乎所有的幼兒都喜歡游戲,在游戲中小朋友能找到無窮的樂趣,在游戲中,孩子沒有壓力,擁有充分的自由,可以任意擺弄物體,表現自己的個性,反映自己對生活的認識,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我們嘗試在幼兒喜歡的游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耐挫折能力。
一、在游戲活動中克服困難,增強幼兒意志
對于以模仿為天性的幼兒來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因此,我在游戲中經常給幼兒提供可模仿的勇于戰勝挫折的榜樣,加深幼兒對挫折與困難的認識,激發幼兒內在的上進熱情,進而將其轉化為戰勝困難、取得成功的信心、勇氣和毅力。如在游戲《聰明的小狗》中我給幼兒創設了爬著過獨木橋的環節,讓孩子們在爬的基礎上加大了難度,我先請一個小朋友爬過去,讓該幼兒樹立起榜樣,在榜樣的鼓舞下孩子們都產生了戰勝困難的勇氣。讓幼兒在體驗中學會克服困難、戰勝困難。
挫折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點也正是在經歷挫折的過程中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和堅忍不拔的品質。只有讓幼兒在各種活動中體驗生活、經歷挫折,才能提高幼兒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
二、在游戲活動中以適當方式給予鼓勵,增強幼兒自信心
有一位心理學家說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賞識。”賞識,是指充分認識到人的積極因素,并加以肯定與贊賞。賞識對于成長中的孩子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賞識可以發現孩子的優點和長處,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對孩子進行賞識教育,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勵孩子,可以幫助孩子揚長避短,克服自卑、懦弱的心理,樹立自信心。在實際工作中,我深深體會到對幼兒進行鼓勵,是促使孩子將自身能力發展至極限的最好方法,是促使孩子性格開朗、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徑,其所能達到的教育效果往往出乎我們的意料。如在幼兒喜愛的游戲“擊鼓傳花”中,有的幼兒開始時不愿意在同伴面前表演,我通過引導幼兒說出“接住花”的小朋友的優點,并給予幼兒鼓勵和贊賞,慢慢地他們的膽子越來越大了,表演的形式也越來越豐富多彩了。
在游戲中既讓幼兒感受到被贊賞的快樂,又培養了幼兒關注別人優點,克服自身不足的良好品質。
三、在游戲中多為孩子創造與同伴交往的機會
與同伴交往可以使幼兒發現與自己不同的觀點,從而更好地認識他人和自己,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認識。在群體中,幼兒往往會經歷一些挫折,如觀點不一致,屈從于被領導的地位等,這樣他必然要在不斷的磨煉中學會如何與別的小朋友友好相處,如何合作,從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而這種磨煉有助于提高幼兒的耐挫折能力。另一方面,同伴之間的相互交流和指導,也能夠幫助幼兒更好地克服困難、解決問題。
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挫折,能使人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學會分析和處理問題,真正地“長大”。有一首歌唱得好,“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其實“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有時也很無奈。從小到大,孩子不可避免地會碰到這樣或那樣的挫折。作為幼兒教師有責任和義務引導他們學習如何正確對待挫折,給予他們這方面的經驗,使幼兒學會抵抗挫折,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總之,培養幼兒面對挫折,戰勝挫折的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達到,也并非刻意追求就能成,關鍵是順其自然,順應幼兒的發展規律。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幼兒承受挫折的能力,幼兒能獨立完成的一定要讓其獨立完成,使其持之以恒。任何放縱和遷就的行為都會造成幼兒的依賴思想,要讓幼兒在體驗中認識挫折,學會克服困難、戰勝挫折的本領。
(作者單位 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百花路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