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娛樂、健身、教育功能。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根據教學的各個環節、教學目的和教學對象的不同。合理、科學的應用不同的游戲形式和方法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身體基本活動能力及運動技術與戰術能力,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寓教于樂”。這體現了體育游戲的穿插應用是學校體育教學的又一發展方向和改革途徑。
關鍵詞:體育游戲;準備;基礎;結束;應用
一、趣味性游戲在體育教學準備部分活躍課堂氣氛
準備部分是體育教學常規的重要內容之一,是不可缺少的環節。而其主要任務是迅速地把學生組織好并控制在管理者范圍之內,明確課的內容及要求。并通過活動機體,克服心理、生理的惰性,提高大腦皮層的興奮性,集中注意力,使機體進入工作狀態。傳統的教法,通常教師采取慢跑、定位徒手操等。日復一日,長期重復使用同一內容,會使學生缺乏新異刺激,對體育課內容單一乏味,繼而引發以運動技能傳授為主的體育課逐漸變得枯燥無味,自然學生對參與運動的積極性就下降。為此,在教學中,教師可根據單元教學的內容及準備部分的任務有針對性、有選擇性地選擇或創編游戲代替傳統的慢跑、徒手操來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例:在跑動中提高反應素質的“長江—黃河”“聽數抱團”,發展集中注意力的“聽號接球”“聽口令做反動作”發展速度的“丟手絹”,發展靈敏的“叢林追捕”,培養集體精神的“老鷹抓小雞”“傳球接龍”等。通過游戲輔助發展素質,和諧愉快的環境中活動機體,提高機體興奮,達到教學目的。為避免發生運動傷害事故作好鋪墊。
二、專項性游戲在體育教學基本部分激活學生積極參與
在體育實踐教學中,特別是農村學校,由于受教學資源的限制及教學手段單一的影響,很多學生不能全身心地自主地投入到學習中,令教學任務及教學目標不能按計劃進行和落實。要扭轉當前學生學習不積極和學生運動興趣單一的局面,游戲在教學中的合理有效地應用至關重要。通過調查和實踐,在教學中教師根據單元教學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和選擇性地選擇一些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游戲進行教學,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單調、枯燥、乏味、重復的技術練習變得生動活潑。例如:在技巧教學中,應用“跨—滾—跳—爬—越”的組合游戲,以比賽的形式發展學生的柔韌素質和靈敏素質。這種形式加大了練習的難度,增添了練習的趣味,有效地鞏固了技術的掌握。在田徑教學中,應用“長江—黃河”發展學生反應速度,“分組接力比賽”提高學生的奔跑能力。在籃球運球教學中,應用“運球接力比賽”和“運搶球”提高學生對球的控制能力。在投擲教學中,可選“擲準、擲遠”游戲,分組比賽游戲,可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肮尽薄罢ǖ锉ぁ薄按虮}g球”等游戲,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果??傊?,各個教學內容的基本技術教學都有豐富的游戲內容可選擇、創編。游戲在教學中的應用突破了傳統教學不能達到的高度,調動了學生學習熱情的同時活躍了課堂氣氛,達到了單元教學的目的。但是,游戲的應用要注意時機,要根據授課內容有針對性、選擇性地選擇游戲形式,不能一概而論,隨心所欲。
三、娛樂性游戲在體育教學結束部分整理放松機體
通過45分鐘的活動,學生的心理、生理機都能處在高度緊張及疲勞狀態。結束部分的目的在于通過調整活動,達到放松身體減緩興奮,消除疲勞和恢復體能。但結束部分的教學時間短,要使學生的肌肉及各器官系統的機能在短的時間里放松,教師可以組織采取帶有輕松愉快,負荷量小,節奏較慢的娛樂性游戲。例如:“集體舞”“跟我學”“母雞下蛋”等。通過游戲使學生逐漸恢復到相對安靜的狀態,轉移大腦皮層運動神經的興奮,使運動器官得到放松及恢復,使學生帶著良好的身心狀態投入到下一堂課。
實踐證明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娛樂、健身、教育功能,并促進了體育教學從量到質的轉變,體育游戲的應用加強了體育課質量的鞏固。在實踐教學中,學生能更直接、更主動的接受并掌握體育基本知識、技術、技能。體育游戲合理、科學的應用調動了學生運動的積極性,從而培養了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使學生在和諧愉快的環境中運動并發展綜合素質。同時游戲的應用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活躍了課堂教學氣氛,使教學任務順利進行,教學目標有效落實。
參考文獻:
?。?]周昭忠.體育游戲.華中師范大學出版.
?。?]潘紹偉,于可紅.學校體育學.高等教育出版.
(作者單位 貴州省榕江縣平江中學)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