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區域游戲的時間,孩子們都各自選擇好了各自的游戲區,和以往一樣,閱讀區內的小椅子上已經坐滿了小朋友。剛開始時,閱讀區秩序良好,每個孩子都在安靜地翻閱著自己選擇的圖書。可沒過一會兒,就有一兩個小朋友開始站起來,到書架上去換書,一會兒翻翻這本,一會兒拿拿那本,其余的小朋友顯然受到了影響,也坐不住了,互相交頭接耳,小聲地說話。頻繁換書的幼兒越來越多,雖然我在旁不住地提醒,可還是亂作一團,最后有的幼兒干脆就離開了閱讀區,拿著游戲牌到其他區域里去了。這和我班以前的閱讀情況可大不一樣,究竟為什么連以前很愛看書的幼兒今天也變得興趣索然呢?
事后我問第一個離開閱讀區的曹家栩:“今天你為什么看書看了一半就去下棋了?你以前不是很喜歡看書的嗎?”他回答說:“我覺得看書沒意思,上面的圖我都看過了。”我又問:“圖書上的內容你都看過了,那你能自己講出來嗎?”他搖搖頭說:“我只認識上面的一點點字,其他的看不懂。”從他的回答中我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原來,為了配合“小問號”這個主題活動,我在閱讀區投放了一批小朋友新帶來的書,大部分都是科學知識方面的內容,而我班以前閱讀區大多以童話故事書為主,小朋友們可以通過理解畫面來推理故事內容,可是這些科學類的圖書前后內容不相關聯,又以文字居多,難怪小朋友們會看不懂,覺得沒意思呢。
那么怎樣才能讓幼兒對科學類書籍感興趣呢?下面就大班幼兒在科學類書籍閱讀活動中的指導策略談談我的做法與體會。
一、針對幼兒年齡特點,激發閱讀興趣
大班的孩子好學、好問,不滿足于只了解表面現象,而是要追根問底,有強烈的求知欲和認識興趣,特別是對身邊的動植物以及大自然中的現象等科學知識有著強烈的探索欲望。針對大班幼兒的這一特點,我想到了讓幼兒帶著問題去讀書這個辦法。在進行科學活動“我的問題”時,我首先讓每個孩子遷移生活經驗,大膽說一說在日常生活中自己遇到的問題和困惑,并利用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然后將這些帶著問號的圖畫展示在閱讀區內,幼兒閱讀時可根據展板上的問題有目的地到書中去尋找答案。
二、學會合作、分享,提高自主閱讀能力
由于科學類書籍中文字較多,圖畫的情節性不強,互相之間的聯系也不大,而大班幼兒認識的字不多,這又為閱讀帶來了一個難題。但幼兒的合作意識很強,經常下課時看到一群孩子圍在一起,拿著一本書連猜帶蒙地念書上的漢字,通常經過幾個人的合作,書上的文字也能讀個大概。于是我請幾個認字較多的幼兒帶領其他同伴一起閱讀,遇到實在不懂的還可以來問老師,這樣既可以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又能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學會提問,達到自主閱讀的目的。
此外,我還帶領孩子們開展了討論和交流,請每個幼兒都來講講自己帶來的圖書中的內容,引導其他幼兒認真傾聽,這樣不僅加深了記憶,更激發了孩子的表現欲望。
三、創設閱讀小組,提供交流平臺
為了讓孩子們的閱讀更具有效性,我將他們帶來的各種科學書進行分類,設置分類閱讀區,例如自然現象區、動植物區、人體奧秘區等等,然后孩子們依據個人的興趣進行選擇,結伴組成閱讀小組。創設小組閱讀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借助這一可以合作分享閱讀心得的平臺,讓幼兒用各自擅長的方式交流和共享閱讀所得的內容和心得。此時,教師應作為欣賞者、激勵者來鼓勵幼兒大展身手,調動和培養幼兒的自信,使其感受到成功的快樂。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孩子們對科學書籍的興趣變得濃厚了,閱讀時的秩序也得到了明顯的改善。當然,引導孩子閱讀的方法還有很多,還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地探索和嘗試,才能更好地提高幼兒閱讀的興趣和能力。
(作者單位 江蘇省靖江市第一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