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即興”本是藝術創作中的一個術語,其含義是對眼前的景物有所感觸,臨時發生興致而創作?!凹磁d”教學具體到課堂教學中,就是指教師機智地抓住眼前事物所提供的信息,進行巧妙利用,即興發揮,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那么如何進行即興教學呢?一要巧用生活資源,二要巧抓課堂教學。
關鍵詞:即興;生活資源;課堂事件;創生精彩
葉瀾教授認為教學過程是動態生成的,每堂課都是不可重復的激情與智慧綜合生成的過程。因此有人說,教學就是即興創作,教師如果能機智地抓住眼前人、事、物等提供的信息,進行巧妙利用,即興發揮,那我們的教學將創生一種無法預設的精彩。
一、巧用生活資源
現代教育觀認為課程資源除教科書、掛圖、工具書外,現實生活乃至教師、學生本身也是珍貴的教學資源。因此,教師應留心生活,敏銳捕捉學生生活中的一些細節,即興發揮,創造性地利用,使之成為語文教學的珍貴資源。
1.借時而興,使語文教學“直掛云帆濟滄?!?br/> 人們的思緒,時常受到“時”的啟發。日月的輪回,春夏的交替,每一個時令節氣的背后,甚至每一天都蘊涵著它獨有的教育契機,教師即興的處理,就能成為語文教學最有現實感的課程資源。
“三八婦女”節時,讓學生每人帶一個雞蛋,想方設法保護它,不讓它打碎。通過一天護蛋的艱辛經歷讓學生深切體會了母親養育孩子的不易,然后讓學生給自己的媽媽寫一封信,此時“情動而辭發”“言皆為心聲”。四月一日,西方傳統的愚人節也逐漸走進國人的生活。這個特殊的節日令人興奮,也促發人的靈感。
2.伺機施教,使語文教學“柳暗花明又一村”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曾說過:“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這就是觸景生情。一種事物,一種環境和氛圍,都可使人產生創造性思維,可以生發許多靈感,使之成為一種最具生命感的教學資源。
拔河比賽勝利后,群情激動,難以平靜,無法進入下節課的學習,那就不妨趁熱打鐵,因勢利導:(1)寫寫可用哪些詞描述當時的場面。(2)用一句話描述自己此刻的心情。(3)寫出同“團結就是力量”這句話意思相近的語句。
二、巧抓課堂事件
教學活動是一個充滿變化的復雜過程,課堂教學客觀存在著各種“意外”的變化。如果教師能面對這些“意外”,隨機應變,靈活處理,那這些不可預見的偶然會使課堂教學活力無限。
1.隨機應變,投其所好
學生常會把自己的喜怒哀樂都表現在臉上,善于教學的老師總能根據學生的行為與表情捕捉學生的興奮點,從學生的需要出發,滿足他們的欲望,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
一位老師在上《小稻秧脫險記》一課時,發現有些學生在朗讀課文時你爭我奪,互不相讓,走近一看,原來他們在表演小稻秧和雜草爭奪營養的過程,不由一陣竊喜,這班學生特別愛表演,于是就索性改變教法,讓學生排演課本劇。“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興趣盎然,他們不僅依托課本運用了課本中的語言,還自然地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語言。學生在輕輕松松的表演中,不知不覺就達成了教學目標。
2.錦心慧眼,因勢利導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隨時會生成一些新的信息,教師應具備一雙慧眼,及時捕捉課堂上的這些信息。要敢于打破計劃,因勢利導,使課堂產生有效的生成,讓課堂煥發勃勃的生機。請看下面一則案例:
?。ㄕn始,教師依次出示了幾個生字:“口”“耳”“木”“羊”“鳥”……)
師:其中有沒有不用老師教你們就已經認識的生字?
生:老師,第五個字我認識,是一匹“馬”的“馬”。
?。ń淌依锉l出一陣笑聲,剛才的那位男孩似乎有所察覺,紅著臉低下了頭。)
師:看來,“鳥”字和“馬”字你都有點認識。
師:老師猜想你把“鳥”字認成了“馬”字,肯定有原因,你愿意告訴大家嗎?
生:這兩個字長得太像了,它們都有“豎折折鉤”和“一橫”。
師:你說得多好啊!把“鳥”和“馬”這兩個字的相同點告訴了大家?,F在,請你再仔細看看這兩個字,你一定會發現它們有不同之處呢!請你來當小老師,教大家認這兩個字,好嗎?
3.教學機智,長善救失
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時會陷入進退兩難的尷尬處境。面對窘境,教師要沉著冷靜,不妨揚學生所長,向學生借力,化“險”為夷。
一次,我匆忙趕到教室,發現自己只帶了剛批好的作業本,而忘帶了語文書和備課筆記,面對四十多雙期待的眼睛,我向學生坦白了我的尷尬處境,并與學生商量:“老師什么也沒帶,這節課你們來教我吧”,學生一陣驚愕,一片嘩然,繼而躍躍欲試。這節師生互換角色的課給了我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喜。學生無所限制,思維自由馳騁,他們拿出了自己的絕活,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想把我教會,有的朗讀,有的表演,有的上講臺板書,有的設計練習,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總之,語文教學不僅需要關注教材與生活,更要善于發現和利用教學時的靈感及教學機智,使語文課堂靈動而豐富。語文教師還要主動成為教學資源的創設者,使得我們的語文教學資源更加豐富多彩,使語文課堂成為師生張揚個性、愉悅心靈、提升素養、和諧對話的精神家園。即興教學會讓語文課堂洋溢出生命的光彩。
?。ㄗ髡邌挝?江蘇省寶應縣柳堡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