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級管理工作是高中班主任工作研究的永恒主題。面對新課改下的教育形勢和學生情況,如何更好地適應新課改的需要,使班級管理工作又好又快地發展?這是目前許多高中班主任面臨的新課題。下面結合自己20余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和思考,談談自己的一點粗淺看法,以求拋磚引玉。
一、變“分力”為“合力”
班級管理不僅是班主任一個人的事,要充分調動全體任課教師和全體學生以及家長的積極性、主動性,形成強大的班級管理合力,避免班主任演“獨角戲”。
1.班主任要有強烈的人格魅力和高度的責任感,憑借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責任心,將科任教師的力量凝聚到班級管理工作中去。
2.要組建起一個強有力的班委會,依靠學生干部的力量,管理好班級。班主任的理念和目標要能夠形成整個班級的工作目標,班委會要能夠緊密圍繞班主任的目標努力工作;班委會干部必須樹立以學生為主的服務對象。這樣的一個班委會才是班級團結戰斗的核心,是普通學生的表率,是班級各項工作成功的關鍵。
3.班主任要經常與家長溝通聯系,主動征求和虛心聽取家長對班主任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使之主動地、愉快地配合搞好學校工作,教育好學生。
4.要充分尊重學生,相信學生,把學生真正看成班級的主人。高中班級管理要體現“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的思想,班主任既要把學生看作被管理的對象,同時更要把學生看作服務的對象,真正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的教育理念,全面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把他們真正看作班級的主人,充分信任學生,尊重學生,充分調動其積極性。
二、變抓“大我”為抓“小我”
學生是教育的主體,任何教育活動都必須落實到學生身上,被學生認可和接受,才能達到預期目的。
1.讓學生學會自我管理。在班級管理中,把學生引入到管理的各個方面,與學生一起分析、協商,找出最好的決策,這樣既能最大限度地讓每個班級成員都來實際管理各方面的工作,也讓班級中的決策最大限度地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意識,強化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2.讓學生學會思考。我們現在強調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而創新能力的發展離不開一定的教育氛圍,因此,班主任要能理解學生的特點和需求,要使學生敢想、敢說,不必擔心自己說錯了受到同學的指責、老師的批評。這樣,學生的思想得到了解放,能力的提高才指日可待。
3.積極讓學生參與實踐,親身體驗,才能加深學生的認識,增強教育的效果。因此,教育就不能局限于校園,更不能局限于課堂,要走向社會,走向自然,走向更廣闊的空間。
三、變“扶著走”為“放開走”
我們應該還孩子以自由、平等、寬容、快樂,從小培養他們的獨立精神和協作能力,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他們對人生、對世界的健康、樂觀的態度,讓他們充分享受生活的樂趣與愉悅,不要把成年人的功利心強加在學生身上,不要用許許多多的條條框框束縛住學生,以愛的名義剝奪學生的童趣和快樂。
我們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注意了解班級工作實施過程中的具體困難和問題,研究具體實踐的有效方法和隨時發生并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這些工作是學生干部以及全體學生最需要的,是民主管理的精髓和要義,也是取得班級工作成果的關鍵所在。
四、變“責備”為“激勵”
激勵之于學生,猶如陽光之于種子。美麗的鮮花在激勵中綻放,在責備中凋落。激勵可以使學生樹立自信,促進他們自主、自強,健康成長,可以激發他們的潛能,增強他們的動力和勇氣,可以提高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可以幫助他們改正缺點,不斷地提升素質,戰勝困難,振作精神,走向成功。
激勵可以是物質的,但最主要的應該是精神的。可以是一句誠懇的話語,一個甜美的微笑;可以是贊許的點頭,會心的眼神;可以是學生取得成績時喜悅的共享,學生悲傷時痛苦的分擔;可以是鼓勵學生克服困難、大膽嘗試。
五、變“虛虛實實”為“實實在在”
班級管理及教育,只有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充分了解班情的基礎上,抓住教育“火候”,開展形式多樣、切實可行的教育活動,寓教育于各種活動之中,才能將各種教育結合起來,提高教育的效果。
1.教育要求要實。在對學生提出要求時要貼近實際。例如利用榜樣教育學生時,要樹立每個學生都有閃光點的意識,留心發現學生中的榜樣,用身邊的人和身邊的事教育學生。
2.教育內容要實。要根據實際組織內容,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于細微處去培養。
3.教育方式要實。班級管理離不開一定的形式,班級教育也應有一定的教育形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形式必須服務于內容,必須與內容相統一,這樣才能形神兼備,取得實效。
六、變“閉門造車”為“學無止境”
“三人行,則必有我師”。要體現班級管理的科學化,班主任就必須努力學習,而且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點,不斷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1.要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通過學習,吸收先進的教育思想,掌握先進的教育理念以及科學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
2.要向優秀班主任學習。同他們互相切磋和交流,以便取長補短,吸收先進的教育經驗,提高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水平。
3.要不恥下問,虛心向學生學習。“師不必賢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當我們的學生在產生超越自己認識水平的時候,為師者不應該羞澀回避、嫉賢妒能,而應該大加贊賞,大加鼓勵。
4.要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我們只有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地學習和創新,在總結實際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不斷改進和完善,才能適應新時代的步伐。
當然,“管理有法,管無定法。”不同的班級,不同的班主任,有不同的管理方法。但只要我們能從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角度去主動探索,去大膽實踐,在“變”上立意,在“變”上著墨,新課改下的班級管理工作一定能開展得有聲有色,一定能讓班級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搖籃。
(作者單位 甘肅省民樂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