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上好一堂課,必須認真、精心地備課。而備課如何做到真正的有效,除了深入分析課程標準和教材,準確把握教學目標和內容,還應備學生。學生的情況制約著學習的開展和深入,分析學情是我們教學設計時必須關注的方面。只有真正了解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和心理特點,才能確定出教師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及教學過程中教學手段、策略、評價方法等,才能優化教學。
針對學情分析與優化教學,本人談幾點粗淺的見解。
一、分析學生的知識點,確定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
1.根據學生已掌握的知識點,確定教學內容
教師要根據學生情況來靈活變通書本上的教學內容。即分析學生已經具備的與本節內容學習相關的知識經驗和能力水平等,明確這點很重要,它決定著學習內容的選擇。
2.根據本節課學生要掌握的知識點,確定教學目標
要掌握的知識點就是通過這節課教學,所教班級的學生能達到的目標,它決定了學習重點的定位。
二、找準學生的“三點”,合理選擇教學策略
我們應多考慮學生的注意點、興趣點、興奮點及優點,采用對比、觀察、討論、演示、實踐、拓展、評價等各種靈活多樣的策略展開教學。
1.找準學生的“注意點”,抓住學生的“心”
老師上一節課下來,經常抱怨某個學生今天太不聽話了,整節課注意力都不集中??赡苁沁@個學生實在是不聽話,老師都沒有辦法,可從學生的角度想一想,老師這節課有沒有讓他把注意力轉移到學習的動力呢?特別是我們信息技術課堂,不管學生是上機實際操作還是理論知識時能認真聽,老師在設計時就要認真分析學生,讓學生有“心”聽,用“心”聽,全“心”聽。
2.找準學生的“興奮點”,讓學生產生動力
學生“興奮”了,才有學習的動力,我們的課堂才有活力。
3.找準學生的“興趣點”,讓學生變成學習的主動參與者
只有當學生對所學的內容產生了興趣,形成了內在的需要,他才有達到目標的主動性,教學目標的實現才有保證。如在本課的評價手段上,我回憶了一下平時我教學時使用的評價反饋情況,了解這個班其他學科老師評價的方式,要想讓本節課一個個知識點都掌握好,只有不斷地吸引學生注意,刺激學生的參與熱情,并形成一個你追我趕的熱烈課堂氛圍,我采用競賽的方法。
三、分析學生“特色”,及時調整教學設計,使“預設”在課堂上精彩“生成”
這里所說的特色包括“班級特色”和“個體特色”。教師應該認真分析學生的這兩大特色,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學生制訂與之相適應的教學設計。
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怎樣及時調整自己的設計呢?我總結了以下四點:
1.多巡視觀察
教學中,教師面對的不是流水線上沒有生命力的產品,而是一群群有思維、有個性的孩子。有時候個別學生的行為并沒有按教師的設計意圖來進行,教師要多巡視、多觀察發現富有創意的閃光點,從而及時給予挖掘。
2.多傾聽了解
傾聽,了解學生的原始理解,對知識掌握的程度,讓學生思維推著老師走,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自由發展。老師既不扼制學生的看法,又不擱置學生的問題,而是順著學生的思維探究下去,時時刻刻都體現“心中有人”的教學理念,適時調整教學目標、教學問題、教學流程,完成第二次備課。
3.多實戰演練
信息技術教師常犯的毛病就是生怕學生這個知識點掌握不了,那個知識點掌握不好,就鎖定學生機一直在“傳道授業解惑”。殊不知,學生聽了什么時候用呢?相信學生,多讓他們動手“實戰”,一定會取得不一樣的教學效果。
4.多思考反思
教學后的反思是對課堂教學過程及結果的理性分析。重點做好反思的有效性,從三方面去反思:生成與預設的差異以及分析形成差異的原因,活動中的精彩片斷,理性思考……從反思入手,增強教學研究的意識,提高教學活動的有效性。這種反思,可以指導以后的教學行為,可以使教學經驗升華為理論,促進教師自身的成長,因而是非??少F的。
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好比一位導演,只起導的作用,具體表演要看我們的主角——學生。只有這樣才能把學生充分調動起來,演出一部好戲,從而有效地達到教學目標,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提高教學效率。
?。ㄗ髡邌挝?新疆兵團農五師八十三團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