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傾瀉的午后,一個男孩兒騎著自行車歡笑著從小山坡沖下,又馳向另一個小山坡……這就是影片的第一個畫面。伴著輕快的配樂,小男孩兒用幽默的語調娓娓道來。哦,原來他有妥瑞氏癥。因為患有這種病,同學嘲笑他,老師苛責他。但他稱它為“終身伴侶”,他用微笑和行動告訴我們:生命不是時間,而是一種態度。
勵志故事或電影,著實聽過看過不少,對于這部影片,我不能說整部影片都感人,但無論是故事情節還是電影畫面都有一些讓人震撼甚至淚如雨下的片段。看完這部電影,有這樣一些片段讓我銘記與回味。其中一個片段是男孩和母親一起去殘疾人互助會的情景,十二三歲的男孩看到廳中與他一樣抽搐并發出怪聲的成年人,他害怕與他們接觸,害怕自己以后也像他們這樣。于是男孩跟母親說,他要做個正常人,目光中透出堅定。至此,我開始明白為什么他稱妥瑞氏癥為“終身伴侶”。正是由于它,男孩開始成長,逐漸堅強。他并不躲在家中,他學會微笑迎接他人的目光。為了實現夢想,他學會了不斷地追求,這些都是“終身伴侶”帶給他的無價財富。
另外,在影片中總是蘊涵著一種脈脈溫情:在互助會上母親果決地表示再也不來了,噙著淚水與校長解釋兒子的病癥,在兒子多次被拒絕錄取后依舊說:“我相信你,波波。”校長隔著人群對他露出了寬慰鼓勵的微笑,學生們問著關于妥瑞氏癥的問題。所以男孩兒在高爾夫球場外對著他的弟弟說:“看,這世上還是有好人的,不是有人幫我說話了嗎……”悲觀之人,總是拼命尋找自身的痛苦,所以愈加悲觀;樂觀之人,總是善于發現生命的美好,于是永遠快樂。
還有一個片段或許并不讓人在意,那是長大了的男孩凝望著一個患白血病的學生和母親說笑著走遠的背影。他在上課時特意叫小女孩兒回答,以便讓她融入同學。讓學生們為病床上的小女孩兒寫祝福語……我想,男孩兒是想到了從前的自己,為了讓小女孩兒度過最后一段正常孩子的快樂時光。他不光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也對學生的生命負責。所以在他的頒獎慶典上,孩子們舉起了一只只堅定的小手,替他說“你學會繼續前進”“你學會不被它絆住腳步”“你學會不被它占據上風”……孩童稚嫩的聲音在慶典上回響著,讓人只有微笑,微笑,笑中帶淚。
玄學大師說:生命不是一段時間,是一種態度。我們一路奔跑,一路跳躍,學會克服自身與外界的困厄,動心忍性只為實現心中的夢想。待踏過荊棘,你會發現:所有的困厄,都只是生命的饋贈。
【作者系浙江省寧波市北侖中學學生,指導教師:王科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