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夏祭禮
作者:老古
茶品:臺灣高山烏龍茶
茶道:功夫茶泡發
茶具:白瓷若琛杯;陶制托盞;白瓷茶則;竹制茶荷;海棠花插花;竹簾為茶席底布。
茶席主題:春天的某日,天氣微漾,高山茶的清冽韻致能夠在這樣的天氣里更深長細膩地表現出來。茶器除品杯以甜白釉的品杯來感受纖回的香氣和細膩的口感外,茶碗、杯托、花器多是暖色調的陶器,而藍色席布上一枝北方早春的海棠更是微帶清寒季節的鮮明意味。
茶品:鳳凰單叢
茶道:功夫茶泡發
茶具:生鐵煮水壺;一簇小黃楊的茶花;石硯的茶盤;景德鎮的白瓷杯;紫砂壺;實木
小茶罐
茶席主題:暑氣漸生,夏天的茶席常以簡淡的色彩和清簡的茶器營造清涼的夏日空間,讓人有清泉石上流的涼意。這一席泡的是鳳凰單叢的黃梔香。黃梔香是單叢茶里高香鮮爽的一種,口感微苦而生津迅速,正是適合酷熱天氣來消暑的。
編輯點評:
兩組茶席簡清典雅,并都使用了插花來突顯主題。茶組搭配上很注意色彩的協調和主次效果,并以明快的色彩和結合了自然的光影營造了夏之靜的主題效果。
碗中春秋
作者:悅寧
茶品:配方白茶(政和白牡丹、有機野玫瑰、薄荷、薰衣草)
茶道:跪席碗泡法
席具介紹:煮水器:日本生鐵壺;茶具:歐洲老青花碗、碟;品茗杯:美國老銀套意式咖啡杯;水方:英國銀碗;茶荷:臺灣唐盛高足盞;茶則:英國銀匙;則置:中國仿臺灣蓮蓬蓋置;花器:美國1866年制生鐵壺;茶巾:藍印花布;席布:法國麻。
主題介紹:以文化大融合心意設計的碗中春秋席,技法是中國碗泡技術,席具則將西洋傳統茶器皿賦予新生命。白茶,含蓄低調、包容萬象;干花香草,如同精彩顏料。兩者碰撞等于在上等宣紙中暈染開放出無窮的味蕾色彩。逐個配選的茶原料都經過長時間的日光萎凋,讓品茶人口中爆出雨后陽光滋味;使用開闊碗泡法更是希望口泡時,視覺引領品者心靈歇坐在墨綠湖邊,盡享初夏溫柔的暖意。
編輯點評:
中西融合的主題,讓人耳目一新。作者特別使用了傳統碗泡分差的方式,凸顯了花草配方茶在品飲過程中香氣和視覺美感的特點,利用春天香氣明亮的原料,突出了主題特點。熱水一下去,溫潤泡(首沖)就可聽到有人高呼“香氣太美妙了”!可以說碗泡法就是色香味都能顧及的茶道技法,習茶人不妨多多利用。
西藏奶茶
茶品:熟普洱茶
茶道:英式下午茶泡法
席具介紹:煮水器:臺灣唐盛陶砂壺;茶具:英飯店式老鍍銀茶壺;品茗杯:老骨瓷茶杯;茶倉:中國青瓷;花器:家中陶花罐配花園中玫瑰;茶巾:法國手絹;茶食盤:英雙耳長方盤與法奶油小托;奶糖組:鍍銀兩層奶糖塔與小匙;席布:LauraAshley棉麻厚布。
主題介紹:面對許久不見的姐妹好友,還有比霸住角落茶桌,品一下午奶茶更愜意的活動么?夏天阿薩姆還沒到手,不如用不知年月的老茶餅打破時間、地域的各種預設,雖以美洲乳和北歐甜菜糖調和稠湯,卻仍清晰品啜出中國茶獨有的古老藥香。
編輯點評:
很經典的英倫風格的下午茶,卻沒有選用經典的紅茶搭配,使得茶席有了“隨性”之感。值得推薦的是茶席里,中泡方式的設計,凸顯了中華古老的“五行”之說:茶為草木,沸水沖之;荼器、茶具有金屬與陶土之別,就是以金屬沖入陶土,或以陶土沖向金屬。例如碗中春秋席以鐵壺沖瓷碗,西藏奶茶席以陶砂壺煮水沖入鍍銀壺。足可見作者對傳統茶文化的熱愛。